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二)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二)    恩保德

禮儀之所以是基督徒的禮儀,是因為復活的基督臨在其中,並藉著禮儀行動出來。耶穌臨在於禮儀中的方式很多,並且是彼此相關的。耶穌臨在禮儀中的各種方式,最能在彌撒中體驗。信徒因耶穌的名而聚集在一起,耶穌必在他們中間。在恭讀聖經時,耶穌臨在並親自對信徒說話。耶穌臨在司祭身上。耶穌使祂在十字架上獨一無二的祭獻臨現於祭台上。祂更以獨特的方式臨在餅酒形下。以上都是梵二所正視的禮儀革新的顯著例子。耶穌臨在於禮儀中的不同方式是相當「傳統」的,屬於最早期的基督徒禮儀。梵二恢復這些禮儀,並教導信徒如何參與其中,以能聖化自己及光榮天主。在此,必須澄清一點:耶穌臨在於禮儀中的所有方式都是「真實」的。特倫多禮儀(Tridentine Liturgy)主要針對當時的歷史環境,強調耶穌基督在聖體形象內的「真正臨在」;而其他的臨在方式都是模糊的,或已被信徒忽視;聖體的敬禮亦逐漸與彌撒分離。信徒絕少「吃這餅」,甚至永不「飲這杯」;只有神父才領聖體聖血。信徒就算領聖體也是在彌撒前或彌撒後恭領。

一九六五年,教宗保祿六世在他的《信德的奧蹟》通諭中論及耶穌真實地臨在於聖體形象內:「我們稱這種臨在為真實的,這說法並非是排他性的,好似其他的臨在是不真實的;但這臨在是最卓越的,因為它是實體的臨在,而且既是天主、又是人的基督整個地藉此顯現。」

在其他方面,教會亦指出很多含意。當梵二申明:「無論是誰付洗,實為基督親自付洗」,或「祂臨在自己的言語中,因而在教會內恭讀聖經,實為基督親自發言」,這些言論指出無論是「誰」,這「誰」可能是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平信徒(或在某種情況下,一位未領洗人士給人付洗),但實際上是耶穌親自在付洗或發言。梵二的這神學觀點讓我們對「禮儀」有更廣闊的看法,並了解到耶穌藉各執行禮儀的人員行動;同時,亦給予這些人員清晰的指引,以作必要的準備及靈修。

值得一提的是:梵二的教長們花了好些時間在「耶穌真實臨在於自己的言語內」這論題後,才達致全體一致的共識。一九六五年,即《禮儀憲章》頒布後兩年,梵二的所有教長們開始討論《教會傳教工作法令》,他們對此法令的第九條:「藉著宣講的言語,並藉著以聖體聖事為中心及頂峰的各項聖事的舉行,為使救世主基督宛如親臨其間」,全無異議。

「耶穌以不同方式臨在於其教會內」這信念亦大大影響「基督徒合一運動」(Ecumenism)這範疇。若我們把耶穌的「真實臨在」局限在聖體形象內,那麼,我們對其他教會那些未有被祝聖的牧職人員的看法便可以是相當負面的。可是,若我們相信耶穌真的臨在於基督徒的聚會中,無論他們在詠唱、或在祈禱、或在聆聽天主聖言,就算那教會仍未有耶穌的圓滿臨在,但,那仍是一個教會,因為耶穌也真正臨在他們中間。

(待續.系列之五)

(原載公教報2011年6月1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