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聖良大教宗講道集:基督徒啊,你要記得你的地位!

聖良大教宗講道集
(基督徒啊,你要記得你的地位!)

親愛的諸位,我們的救主今天誕生了;我們該歡欣鼓舞。在此生命的誕辰,不容許憂愁悲傷:生命已把死亡的畏懼吞噬,並以永生的許諾帶給我們無比的快樂。

這是我們大家的慶辰,每人都有共同歡慶的理由。因為我們的主──罪惡與死亡的摧毀者,發現眾人都是罪人,祂就來解救我們。願聖人歡慶,因為他已接近了勝利;願罪人歡慶,因為他已能獲得寬恕;願外邦人鼓起勇氣,因為他們也蒙召獲取永生。

原來,那依照高深莫測的天主聖意所定的時期一到,天主子就取了人性,使人類與其創造主和好。如此那製造死亡的惡魔,也藉人性而被制服,因為魔鬼曾藉人性獲致勝利。


為此,基督誕生時,天使們歡慶歌唱說:「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因為天使們看到天上的耶路撒冷,正由全世界各個民族被建立起來。高貴的天使們對天主這種莫可名言的慈善工程,尚如此歡欣,那卑微的人們更該如何歡慶呢?

所以,親愛的各位,我們要藉著祂的子、在聖神內感謝天主父。祂以大慈大悲愛了我們,憐憫了我們。「當我們因罪而死亡時,祂竟使我們與基督一起生活」,並在基督內,成為新的受造物,祂手製的新作品。

故此,我們要除去舊我及其惡行;我們既蒙恩分享基督的誕生,就要拒絕肉慾的行為。基督徒啊!你要記得你的地位!你既分享天主的性體,就不該再犯罪重返舊日卑下的境地。你要記住,誰是你的頭,你是誰的肢體!不要忘記,基督已把你救出黑暗的權勢,而移至天主的光中,天主的國裏了。

你已藉聖洗聖事成為聖神的宮殿。千萬不要用你的罪行來趕走如此尊高的一位貴賓,而再淪為惡魔的奴隸!因為你自由的代價是基督的血!

(12月25日.耶穌聖誕節)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聖安博主教路加福音釋義:貞女瑪利亞往見聖婦依撒伯爾

聖安博主教:路加福音釋義
(貞女瑪利亞往見聖婦依撒伯爾)

天使在給童貞瑪利亞宣報她將生子的奧秘時,為了加強她的信仰,就把依撒伯爾年老荒胎而受孕的事也告訴了瑪利亞,藉以顯示,天主只要願意,就無所不能。

瑪利亞聞訊,立刻欣然首途,奔赴山區。這不是因為她不能確定天使所報告的資訊,或懷疑那年老受孕的事實;而是因為她聞訊而欣喜,切願以最快的速度去盡一分責任,去為一位元親戚熱誠的服務。

她充滿天主時,除了攀登較高的境界,她還能到那裡去呢?天主聖神的恩寵不知道猶豫,不知道遲延。瑪利亞的來到,以及主的臨在所帶給的祝福也很快顯示出來,因為「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問候,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就充滿了聖神。」


請注意每個詞句的選擇與正確意義。依撒伯爾首先聽到瑪利亞的問安聲音,但若翰卻首先感到天主的恩寵:前者用本性的耳朵聽到聲音;後者卻因超性的奧秘而欣喜跳躍;前者得知瑪利亞的來到,後者卻感到主的駕臨;婦女注意婦女的來臨,嬰兒卻注意嬰兒的來臨;婦女們互談天主的恩寵;胎兒們卻在母胎中活動,靠母親的幫助,揭示了天主愛的奧秘;她們藉雙重的奇跡,靠她們胎兒的神,都說了預言。

胎兒歡躍時,他的母親便充滿了聖神。不是母親在其子以先充滿聖神,而是其子充滿聖神後,他也就以此聖神充滿了他的母親。若翰一歡躍,瑪利亞的心神也隨之歡躍。若翰一歡躍,依撒伯爾便充滿了聖神;但我們知道,瑪利亞並非因充滿聖神而歡躍。因為那不可理解的胎兒,以不可理解的方式在他母親胎內工作。依撒伯爾在懷孕之後,才充滿聖神;而瑪利亞則在懷孕之前,就已充滿聖神。為此,依撒伯爾向瑪利亞說:「你真有福,因為你信了主的話。」

可是,你們這聽到、並相信主的人也是有福的,任何信主的靈魂,也懷孕並產生天主聖言,而且也承認他的言行。

願瑪利亞的靈魂在你們每個人心內,頌揚上主的偉大;願瑪利亞的心神在你們每個人身上,因天主而歡躍。接肉體而論,基督只有一位母親;但按信仰而言,基督是眾人所生的碩果;因為每個靈魂如果保持純潔無瑕、不染罪污,都接受天主的聖言。

因此,這樣生活的靈魂都要頌揚上主,就像瑪利亞的靈魂一樣頌揚上主,像她的心神一樣歡躍於她的救主、天主。

的確,上主受到了頌揚,一如你們在聖詠上所念到的:「請你們同我一起讚揚上主。」這不是因為天主能從人的讚美聲而增加自己的偉大;而是因為他要在我們內受頌揚。基督原是天主的肖像;因此,如果一個靈魂,行為善良,敬主虔誠,它就是頌揚天主肖像;它原是按著天主肖像而受造的;因此,當它頌揚天主的肖像時,它也分享了天主的偉大,因而便也提高了它自身的價值。

(將臨期.12月21日)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聖伯納德院長讚頌童貞聖母的講道集:舉世仰望瑪利亞的回音

聖伯納德院長讚頌童貞聖母的講道集 
(舉世仰望瑪利亞的回音)

貞女,你曾聽說:你將懷孕生子;你也聽說:這件事不能藉著男人,而是藉天主聖神而完成。天使正等候你的回音:時候已到,他必須回到派遣他的天主那裡去。主母啊!我們也在等候一句同情的話,因為因罪而受刑的宣判重重地壓在我們身上。


現在我們得救的代價已向你提出:你只要同意,我們立刻就會得救。我們是因天主的永遠聖言受造的,現在,我們卻要死:你的短短回音足以使我們獲得再造之恩,而重獲生命。

慈愛的貞女啊!亞當眼裡含著淚,率領他那從地堂被逐出的可憐子孫,一起哀求你的回音;此外,亞巴郎和達味,其他的古聖祖,也就是你的祖先們,也都在同樣哀求,因為他們也都住在死亡的陰影裡。其實,整個人類俯伏在你的膝下,都在等候你的答覆。

他們這樣並非沒有理由:因為苦命者的安慰,俘虜的救贖,受刑者的自由,以及亞當全體子孫,也就是你全體子民的救援,莫不全賴你口中的回音。

貞女啊!求你快快答應;快快答覆天使,最好說,通過天使,快快答覆上主!你答覆一言,你就接納那聖言;因為你發出你的言,你就懷孕天主之言;你發出短暫之言,你就懷抱永恆之言。

你還拖延什麼?你還懼怕什麼?相信吧!說話吧!接受吧。讓你的謙遜變為勇敢,願你的羞怯變為信德,這不是為了你貞女的純樸而忘掉明智的時刻。明智的貞女!只有在這件事上,你不要怕冒昧從事。因為靜默中的謹慎固屬可嘉,但是現在你開口說話,表示出你內心的同意,卻更為重要。萬福貞女啊!請你打開你的心門,接受信德;張開你的嘴唇,讚謝天主;敞開你的胸懷,接受造物主。現在萬國萬民所仰望的那一位,已在外面敲你的門。如果他因你的遲遲不答而過門不入,你會痛心地再開始尋找他,因為他就是你靈魂所喜愛的那一位。起來!快去開門吧!你要藉信德起來!你要以熱誠快快前去!你要以你的同意給他開門。瑪利亞便說:「請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吧!」

(將臨期.12月20日)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聖安博主教書信集:你要以優雅的言詞悅樂民眾

聖安博主教書信集
你要以優雅的言詞悅樂民眾

安博致書於牧兄斯當:


你領受了司鐸的職務,並坐在教會之舵輪旁,你在波濤之中駕駛著這艘船。你要掌好信德的舵,使世俗的暴風雨不能令你脫離正路。大海浩瀚無垠,但是你不要害怕,因為是「上主把大地奠立在海洋上,把大地安置在江河間。」

所以,主的教會處於世俗如此眾多的威脅之中,仍屹立不搖,不足為奇,因為教會是建立在使徒的磐石上,雖有驚濤駭浪的衝擊,教會仍挺立在不可動搖的基礎上。波濤能浸涮它,但不能搖撼它。雖然世俗的暴風雨不停地打擊它,掀起巨大的波浪,然而,教會仍能把遭難的人,迎接到十分安全的救援港口。可是,雖然它在大海中飄蕩,卻易於在江河上航行,你知道,這是指聖經上所說的江河,「江河高聲怒吼。」這便是「從他胸懷中流出來的江河。」這是指那由那基督接受飲料的,並暢飲聖神的人。便是這些江河,當它們因聖神的聖寵而充盈滿溢時,就「高聲怒吼。」

又有江河,如同急流,流到聖人們內。也有江河,它的活力使和平與寧靜的人喜悅。誰像聖使若望、像伯多祿和保祿一樣,從這充沛的河裡汲水,便會提高聲音。又如何使徒們提高聲音,到處宣講福音,同樣,汲取這水的人也會開始向人傳報耶穌基督。

所以你要聆聽基督的話,好使你的聲音廣傳,你要汲取基督的水,就是那讚美上主的水。你要從各泉源中收集水,這是象徵先知們的雲彩所降下的水。

無論誰收集山上的水,把水引向自己,或從泉裡汲水,便也像雲彩一樣,滴下雨露。所以你要用這水充滿你的心靈深處,為使你的心田濕潤,並被你自己的水源所灌溉。

所以誰多讀書並瞭解許多事,便是充滿了水。充滿了之後,才能灌溉他人。因此聖經說:「當雲彩充滿雨水時,便把雨水傾注到大地上。」

願你的宣講流暢,願他們明淨清澈。這樣,在你講解倫理時,能使人民樂於聆聽,並以優美的言詞博取聽眾的心,他們將情願跟隨你,到你引領他們去的地方。

但願你的言詞充滿智慧。撒羅滿曾說:「理性的武器便是智者的唇舌。」又說:「你的唇舌應依據學問」,這就是說:你言詞的意義該是明顯而清晰的,理智應放射光芒。你的言詞和你的敘述不應需要依據他人的權威,要以你自己的話作武器保衛自己,但願沒有一句廢話出自你的口,而徒托空言。

(12月7日.聖安博主教紀念)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耶城主教聖濟利祿要理:論耶穌基督的兩次來臨

耶城主教聖濟利祿:要理
論耶穌基督的兩次來臨

我們宣告基督來臨:他不僅來了一次,且將再度來臨;而這第二次來臨遠比第一次更光榮。因為第一次來臨,以受苦為特徵,而第二次,是為帶來神國的王冠。

原來有關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一切,多次都是雙重的:雙重的誕生,一次在萬代之前,從天主誕生;一次在預定的世代,從貞女誕生;雙重的降臨,第一次是隱密無聲的,猶如細雨落在羊毛上;第二次是眾目昭彰的,那仍是在將來。

他初次來臨時,被裹以襁褓,躺在馬槽裡;他再度來臨時,將身披光明作外氅。他第一次來臨時,不畏人之輕謾淩辱,忍受了十字架苦刑;他再度來臨時,將有天使的隊伍隨侍左右,光耀無比!

因此我們不以他第一次來臨為已足,還要期待他再度來臨。我們在他第一次來臨時,曾向他說過:「奉主名而來的,應受讚頌。」當他第二次來臨時,我們要偕同天使們、去迎接他,朝拜他,仍要向他歡呼說:「奉主名而來的應受讚頌!」

救主將要來臨,不是為再受審判,而是為審判那些曾審判過他的人們。他從前是受審訊的,沉默不語;將來他指責那竟敢陷害他,判他受十字架苦刑的惡人;提醒他們說:「你們做了這些事,而我卻緘口不言。」

他的第一次來臨是為實行他愛的計劃,總是用溫良的勸語教訓人;他再度來臨時,人無論願意或不願意,都將隸屬于他的王權之下。

先知瑪拉基亞,對他的兩次來臨,都曾預言過。他論及第一次來臨時說:「你們所尋求的主宰,必要忽然進入他的殿內。」

他又論及他第二次來臨時說:「看哪!你們所想望的盟約使者--全能的上主,將要來臨;但是他來臨之日,有誰能支持得住?或在他顯現時,有誰能站立得住?因為他像煉金者用的爐火,又像漂布者用的鹵汁。他必要坐下,像個溶化和煉淨銀子的人。」

聖保祿致弟鐸書中,亦提到基督的雙重來臨,他說:「天主拯救眾人的恩寵已經出現,教導我們棄絕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貪欲,在今世度一個自制、公正、虔敬的生活,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你已看到,保祿如何講述基督的首次來臨,並表示感恩;但對他第二次來臨,我們仍要期待。

因此我們所承認的信仰用以下的話傳授給我們,使我們相信:「他升了天,坐在聖父的右邊;他將在光榮中降來,審判生者死者;他的王國,萬世無疆。」

所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將自天降來。他將在世界終窮的時候,在最後一日,帶著光榮降來;因為這個世界將會終結,然後這個被創造的世界將被改造,煥然一新。

(將臨期第一主日)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教宗公開接見,談天主的愛始終戰勝仇恨,基督信徒要學會用聖詠祈禱

教宗公開接見,談天主的愛始終戰勝仇恨,基督信徒要學會用聖咏祈禱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11月16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公開接見活動,有大約1萬1千名朝聖信友參加了這項活動,他們來自英國、丹麥、挪威、日本、加拿大、美國、德國、瑞士、西班牙、薩爾瓦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智利和意大利。教宗在爲信友們講授的要理中,以聖咏第110篇結束幾個月以來對聖咏集要義的解釋。

教宗首先爲聖咏集作了總結,他說,在整篇聖咏集的詩歌裏抒發了人既有喜悅,也有憂傷的情感,人在疑惑和恐慌中得到答復後,便感到安全。人有衝動的時候,也經常陷入自相矛盾中。天主則以仁慈顯示出祂的力量。教宗稱聖咏集是一項“寶貴的祈禱”,有信仰的人應當不斷地去發現它,把它作爲日常生活的伴侶。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們說:“我願意再次邀請各位用聖咏祈禱,最好養成使用教會日課的習慣,即念早禱和晚禱,睡覺之前念夜禱。這樣一來,我們同天主的關係在每日朝向祂行進的路上只能更加密切,對這種關係抱以更大的喜悅和信賴。”

談到當天要講解的聖咏第110篇,教宗說,這篇聖咏在即是君王也是司祭的默基瑟德這個人物身上,提前頌揚了基督的王位和司祭職務。他告訴信友們:“這是一篇深受古代教會和各時代信徒喜愛的聖咏。禱文在開始的時候可能與達味王的登基有關,不過,它的意義超過了歷史上特定的偶然事件,而向更寬廣的幅度敞開,以致成爲對坐在天主右邊享受光榮、獲勝的默西亞的稱贊。”

聖咏中提到品味最高的人物是撒冷王默基瑟德,他在亞巴郎爲救陷入敵人手中的侄子羅特打了勝仗歸來後,祝福了亞巴郎,給他帶來餅酒以示犒勞。教宗說,在默基瑟德身上顯示的司祭和王權特徵,因著基督的來臨而更爲明顯。他進一步表示:“在復活後升天,坐在天父右邊的耶穌基督身上實現了這篇聖咏的寓言,默基瑟德的司祭職也業已完成。當初默基瑟德用餅和酒向亞巴郎帳幕做的奉獻,在基督的感恩行動中得以完成,因爲基督借著餅和酒奉獻了自己,祂戰勝了死亡,使所有相信祂的人得救。”

在這段篇幅不長的聖咏中提到兩個主角,一個是天主,另一個是祂擇選的君王,文中提到“上主站在你的右邊”,可見“右邊”是有特權的標記。教宗解釋說:“真正的王位要是同基督那樣用來服務幷奉獻自己,才具有意義。”他指出:“行使權力是君王從天主那裏直接領受的命令,他必須以服從和聽命來承擔這項責任,使所行使的權力在人民當中成爲天主大能的臨在及其聖意安排的記號。”

君王借助天主的保護所擁有的戰勝敵人的能力是默西亞的另一個特徵。這個特徵爲今日人類是希望和安慰的保障。教宗最後表示:“不錯,邪惡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善與惡之間也持續交戰,表面看起來邪惡似乎更强大。其實不然!更强大的是天主,我們真正的君王和司祭基督,因爲祂藉天主的力量作戰。儘管有令我們對歷史正面的結局心存疑慮的一切事物,得勝的必是基督和善,是愛,而不是仇恨。”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教宗本篤十六世講解聖詠第119篇,勉勵司鐸重新發現獨身生活的美好

教宗本篤十六世講解聖咏第119篇,勉勵司鐸重新發現獨身生活的美好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11月9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爲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千名朝聖信友講解了聖咏第119篇的要義,內容關于贊頌天主的法律。教宗指出,天主的法律不要求人以奴隸般的服從來遵守,而是要以兒女的態度來聆聽。他也邀請司鐸們重新發現獨身生活的“美好和力量”。

聖咏第119首在文字結構上是一篇很長的詩歌,共有176句,內容莊嚴浩瀚,所表達的無非是一個深刻的信仰事實:聽從天主,按照祂的話行事的人便擁有一切,擁有生命、希望和慰藉。教宗稱這篇聖咏是一首獨特的詩歌,自始至終都在贊美天主法律的偉大。教宗說:“對天主聖言的愛貫穿整篇聖咏,聖咏的字裏行間都在贊頌天主法律的美善、其救贖的力量及賜予喜悅和生命的能力。因爲天主的法律不是奴隸身上沉重的軛,而是使人獲自由和帶來幸福的恩典。”

天主的法律使人自由,不再是奴隸。教宗稱聖母是懂得這個真理幷完美生活出這一真理的首位受造物,她留意聆聽天主的話,是熱愛聖言的護守者。聖母始終爲基督信徒指出在天主誡命前應有的態度。教宗因此指出:“天主的法律要求人用心聆聽,聆聽要求的幷非奴隸般的服從,而是像兒女那樣懷著信賴和自覺來聆聽。”

教宗稱聖咏第119篇如同信徒與天主建立信賴關係的一本詞匯集,他特別提出第57句來進行反思:“上主,我的福分,就是遵守你的教訓。”教宗說,聖咏的作者在其它篇中也表示過上主是他的“福份”,他的産業:“上主,你是我的産業,是我的杯爵。”(咏16,5)。教宗解釋說,這一句特別指猶太肋未族的司祭們,他們是神人之間的中介,不能做土地的主人,因爲天主就是他們的土地,所以在每件事上該當依靠祂。教宗談到今天的狀况說:“今天,這幾句聖咏爲我們衆人也極爲重要。首先對司鐸而言,他們蒙召叫只以天主和祂的聖言爲生活目標,不以其它事物爲自己的安全保障,因爲擁有天主就是擁有唯一的産業和真正生命的唯一泉源。在這道光的照明下我們便會瞭解爲天國而自由選擇獨身生活的美好和力量。”

教宗表示,爲所有信徒來說,這幾句聖咏也很重要,因爲他們只屬￿天主,是天主的子民,他們應邀尋求福音的根源,信賴天主和祂的聖言,生活在與天主共融和喜悅中。教宗最後指出:“讓天主把對祂聖言的熱愛放在我們心中,求天主賜予我們恩典,將祂和祂的旨意始終放在我們生命中心。讓我們的祈禱和整個一生受到天主聖言的光照,正如聖咏第119篇所呼求的那樣,你的言語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同樣,讓我們在塵世上的步伐邁得穩健。”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聖嘉祿之最後會議的演講詞:言行要相符

聖嘉祿之最後會議的演講詞
言行要相符

我承認,我們都是軟弱的;可是主天主賜給了許多方法,如果我們願意,便可用來輕易地尋獲助佑。有一位司鐸願意度一個無可指摘的生活,他明知他有此義務,他該保持貞潔並該像天使一般度生;然而他卻不下定決心利用種種方法:守齋、祈禱、避免不良的交往、有害而危險的親昵等。

另一位司鐸,當他詠唱日課經時,或舉行彌撒時,常抱怨說,千百思想都湧上心頭,使他遠離天主。可是在詠唱日課經或舉行彌撒之前,他曾在更衣室作了什麼呢?他曾如何準備了自己、並用了什麼方法來收斂心神呢?


你願意我教導你如何日進於德嗎?或者你詠唱日課經時已相當注意,你願意我教導你下次更加注意,為使你的讚頌更能悅樂天主嗎?請你好好聽我所講的話。如果在你心中點燃了一星愛主之火,不要立即顯示出來,不要把它暴露在風中;要把火爐門關好,以免散失了熱力。意思是說:你要盡力逃避分心走意,要收飲心神而與天主遊,要避免輕浮的談話。

你負有宣講和訓誨的職責嗎?你要研讀,專心致力於為善盡職責所需要的一切。你所掛慮的,首先是以你的生活和操守來宣講;不要讓人看到你言行不符,而搖頭譏笑你的宣講。

你負有牧靈之職嗎?不要因此而忽略你自己的本分;不要過份慷慨地照顧別人,而致無暇注意自己。因為你該想念著你所照顧的靈魂,卻也不該忘記你自己。

弟兄們,你們要瞭解,對獻身於教會的人說,沒有比心禱更重要的。這種祈禱饅應導引、伴同並追隨我們的一切行動。先知說:「我要歌唱,我要默想。」弟兄啊,如果你施行聖事,你要默想你所行的聖事;如果你行彌撒,你要默想你所奉獻的聖祭;如果你詠唱日課經,你要默想,你向誰說話,和你說什麼;如果你指導人靈,便要默想他們是用寶血所洗滌的;「你們作這一切要出於愛。」這樣,我們便能易於克服無數的困難——這是由於我們的地位,每天必然要遭遇的。這樣,我們才有力量,在我們內並在他人內產生基督。

(11月4日.聖嘉祿.鮑榮茂主教紀念)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耶城主教聖濟利祿要理:論信經

耶城主教聖濟利祿要理
論信經

在學習與表白信仰時,你只應接受並持守教會現在所傳授給你的信德,這信德是以聖經為後盾。然而不是人人都能念聖經:因為有些人不識字,另一些人由於日常的職務阻止他們,因此我們用一些簡短的詞句、扼要地敘述信理的大綱,以免靈魂因無知而喪亡。

我吩咐你們要常常保存這個信仰,當作你們一生的食糧;而且除此信仰之外,不要再接受其他的信仰;即使我自己改變了,後講論那與我現在所教導的相反的道理,或者即使是惡天使借光明天使的形象領你們陷於錯誤,你們也不要信從。因為「無論是我們,或是從天上降來的天使,若傳給你們的,和我們以前傳給你們的福音不同,就該受咒詛。」

你剛剛聽見用平常的話念出的信經,首先該相信並且牢記。到了適當的時機,你會發現信經中的每條信理,在聖經中都有證明。這篇信理大綱,不是純粹凡人的作品,而是從聖經中選取最重要的詞句,集合而成,涵蓋信理的撮要。這正像一粒纖細的芥菜子內、包含許多枝葉;同樣,這簡短的信經也包羅舊約和新約所載的宗教的一切真理。

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留神,要牢記現在所傳授給你們的信理,並且銘刻在你們心裡。

你們要虔誠保持這些信理,以免因你們的疏忽懈怠而為仇人所搶走,或遭異端人所破壞。因為信仰就如同把托給你們的金錢存在銀行中。天主要查看你們存款的帳目。如同聖保祿所說:「我在那使萬有生活的天主面前,和那對般雀.比拉多美妙作證的基督耶穌前命令你,務要保持你所接受的信仰毫無玷污,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如今生命的寶藏已經托給你,主在他顯現的時候,將要和你算帳。「到了預定的時候,使人看見這顯現的是那可稱頌的、惟一全能者、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只有他是不死不滅的,住在不能接近的光中,沒有人看見過的,也不能被人看見的天主。」願光榮、尊敬與權威歸於他,直到永遠。亞孟。

(常年期第卅一週星期四)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教宗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人很容易忘記天主,天主仍然忠信(聖詠136)

教宗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人很容易忘記天主,天主仍然忠信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於10月19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以聖詠一三六篇作為要理講授主題。這篇聖詠讚頌上主「在各種情況中,顯示祂的仁慈」。聖詠一三六篇被視為是「大贊歌」,回顧了「救恩歷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直到抵達逾越奧蹟,在逾越奧蹟中天主的救恩行動達到了高峰。」

這篇聖詠的樑架是對天主的仁慈的記憶,以色列人民儘管處在黑暗和悲傷的時期仍保存了這記憶。教宗強調天主的仁慈永遠長存。教宗說: 「對天主的仁慈的記憶,為我們也是重要的。這記憶變成希望的力量,這記憶告訴我們: 天主存在,天主是良善的,祂的仁慈永遠長存。如此,即使有一天、有段時期在黑暗中,記憶要開啟通向未來的道路;它是光明與明星指引我們。」

天主的仁慈也顯現在教會的歷史上,即使在一些歷史的篇章裏看似由黑暗獲勝。教宗說: 「這是一段歷史,是對天主仁慈的記憶,它向我們保證天主的仁慈: 祂的愛永遠長存。而且,在這兩千年教會的歷史中天主的仁慈總是一再出現。經過納粹迫害和共產極權的黑暗時期之後,天主使我們獲得了自由,顯示了祂是仁慈的,祂的大能,祂的仁慈永遠長存。」

天主的仁慈光照歷史的進程,也在救恩的道路上,這記憶光照每一個人的腳步。教宗說: 「一如在共同的、集體的歷史中,存在著天主仁慈的記憶,這記憶幫助我們,並且成為希望的明星。同樣,每個人有他個人的救恩史,我們必須真的珍視這歷史,並且總是記得天主在我生命中所做的,為有這樣的信賴: 祂的仁慈永遠長存,如果今天我處在暗夜中,明天祂將解救我,因為祂的仁慈永遠長存!」

統一整篇聖詠的主題是天主永恆的愛,藉由忠實、仁慈、良善、恩寵和溫柔表現出來。聖詠指出,天主的愛第一次的表現是在創造天地萬物。教宗說:「創造的世界並不是天主救恩進入其中的一個簡單場景,而是該神奇行動的開始。隨著創造天地萬物,上主顯露祂全部的仁慈與美善,使自己與生命相連,展現祂的良善願望,所有其它的救恩行動都從這兒來!」

聖詠接著追溯以色列人民出谷紀中重要的事件,從埃及的奴役中得到釋放的歷史。教宗解釋: 「紅海一分為二的圖像,似乎喚醒這個想法,海像是個大怪物,被切成兩半,如此,使之無害。」教宗說: 「上主的力量勝過自然的危險和人置於戰場的軍事力量的危險 : 海,似乎向天主的子民關上了道路,卻讓以色列人不沾一滴水兒通過,接著,再次對埃及人關閉。」

教宗提醒我們,天主的特長之一是「賜與」。在聖詠中提及天主「行了偉大奇能」的過程,到達了最後恩賜的時刻,即大地。教宗說: 「在讚頌天主永恆的愛中,現在記憶大地的恩賜。這項恩賜,人們應該接受但從不該佔有它,繼續以感謝和感恩的態度生活。」

人很容易忘記天主,天主仍然忠信: 對祂的記憶是「珍貴的百寶箱」它包括在聖詠中傳唱的愛。天主創造了天穹、大地和極巨大的光明,教宗結論說: 「是天主以祂良善的存在瀰漫宇宙,關懷生命並賜與生命之糧。這生命之糧,即聖體,陪伴我們身為信徒的存在,令我們預嚐天上救世主盛宴的最終喜樂。」

教宗在問候斯洛伐克信眾時指出,下主日將慶祝普世傳教節,「普世傳教節邀請我們革新我們與教會傳教工作的合作。」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聖教宗大額我略福音釋義:主伴隨著自己的宣道員

聖教宗大額我略福音釋義
主伴隨著自己的宣道員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的主、救主,有時以福音,有時以行動教導我們。它的行動本身便是誡命:因為當他作一件事而不發一言時,便是指示我們應該如何行事。此如,他派遣弟子們兩個兩個地去宣講,這是因為愛德的誡命有兩條:愛主與愛人。

主派遣弟子們兩個兩個地去宣講,是要暗示我們,誰對人沒有愛德,便絕對不該從事宣講的職務。

以下這句話說得好:「他派遣他們,在他之先,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因為主隨著他的宣講者而來,宣講是為他鋪路,然後主才來到我們心裡居住。首先有勸言作前導,然後心靈藉此勸言而接納真理。因此依撒意亞向宣講者說:「你們要準備上主的道,修平我們天主的路。」聖詠作者也向他們說:「你們要為從日落處升起的那一位開道。」主的確自日落之處升起,因為他因受苦受難而從那裡降下,在復活時又在那裡升起,顯示了更大的榮耀。他從日落之處升起,因為他藉著復活踐踏了他所忍受的死亡。因此,我們向你們的心靈宣講他的榮耀時,就是為從日落之處升起的那一位開道,以便他隨後來到時,藉他愛情的臨在照耀你們的心靈。

現在讓我們聽聽他向他所派遣的宣講者所說的話:「莊稼豐收,而工人少。所以你們該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去收割他的壯稼。」對這豐收的莊稼來說,工人太少了。我們重複這句話,不能不感憂傷。有許多人願聽道,卻沒有講道人。世界上充滿司鐸,卻少遇到一位在收割天主莊稼的工人;我們雖然接受司鐸之職,我們卻沒有盡職。

親愛的弟兄,請你們衡量,衡量一下這句話的分量:「你們要請求莊稼的主人,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莊稼。」你們也要為我們祈禱,好使我們為你們工作時能稱職:但願我們的舌頭善盡勸導的責任,總不厭倦;我們既然接受了講道的職責,但願我們不要因緘默而在公正的法官台前被定罪。

(10月18日.聖路加聖史慶日)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憶念梵二:「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二)

憶念梵二:「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二)   恩保德

(1)「嚴格一致」及「合法差異」

「嚴格一致」及「合法差異」這議題被迫在梵二中討論。其實,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他們帶著各自的問題及要求。然而,參與梵二的二千五百位教長大多屬於羅馬禮,無論在數字上或地域上都是拉丁教會中最普及的禮;於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現象出現:大公會議竟然討論單一的羅馬禮;這是教會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現象。某些東方禮的主教便提出質詢:大公會議的討論被局限於單一的羅馬禮是否合宜;他們建議此議題較應在主教會議中討論。不過,為免令羅馬禮的主教們失望,於是決定在梵二中繼續討論。可是,《禮儀憲章》一開始便申明:「神聖公會議,謹遵傳統,鄭重聲明,慈母聖教會以同等的權利和地位,看待所有合法認可的禮儀」(禮儀憲章4)。

這意味著就算傳統上享有特權的羅馬禮與其他較小的地區禮儀,如:安博禮(意大利米蘭教區所沿用的禮儀),慈母聖教會也以同等的權利和地位,視之為合法認可的禮儀。此外,梵二所用的這幾個字:「所有合法認可的禮儀」,在籌備梵二的先前會議時是用:「所有現存合法的禮儀」此用語,隨而敞開門戶,讓在羅馬禮內的各新禮儀被教會「以同等的權利和地位,看待所有合法認可的禮儀」。

梵二的教長們覺察到大公會議應處理所有天主教禮儀,但實際上他們正主要處理羅馬禮。教長們說:「 這些原則及規律中,有一些可以而且應該同樣實施於羅馬禮儀及其他禮儀中,惟下列規律僅對羅馬禮儀而言,除非事體本身明示可以適用於其他禮儀。」(禮儀憲章3)

鑑於梵二乃一普世性的會議,但大部份參與梵二的教長都屬同一禮儀--羅馬禮,為使教長們能經驗天主教會內的各式禮儀,包括東方禮及西方禮,於是,早晨彌撒便以不同禮儀舉行。不過,梵二之所以是名符其實的大公會議是因為參與梵二的教長們是從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及不同種族而來。首個大公會議是在尼西亞舉行,當時只有二百二十人參加,他們主要來自東方教會;而在特倫多舉行的大公會議,開幕時僅有不足四十人參加,會議期間,間中也有二百人,他們多來自意大利;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六百四十二位參加者大多是來自歐洲;而梵二卻有二千五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梵二與先前舉行的大公會議相比,確實是一個普世性的大公會議。梵二可高聲向世界宣告: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是在多元化中合一的具體標記。梵二的教長們在《禮儀憲章》第三十七節就在多元化中合一宣稱:

「只要不涉及信仰及全體公益,連在禮儀內,教會也無意強加嚴格一致的格式;反之,教會培養發展各民族的精神優長與天賦;在各民族的風俗中,只要不是和迷信錯誤無法分解者,教會都惠予衡量,並且盡可能保存其完整無損,甚至如果符合真正禮儀精神的條件,教會有時也採納在禮儀中。」(禮儀憲章37)

教會的開放精神及對多元化的接納,並不限於禮儀上(連在禮儀內,教會也無意強加嚴格一致的格式),梵二的其他重要文件也有論及:

「教會的工作,就是要使人心靈中與各民族的禮教文化中所蘊藏的美善:不僅不受損失,反而得到醫治、提高、而達於極致,使天主受光榮,魔鬼敗興,人類得幸福。」(教會憲章17)

「天主公教絕不摒棄這些宗教裏的真的聖的因素,並且懷著誠懇的敬意,考慮他們的作事與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規誡與教理。這一切雖然在許多方面與天主公教所堅持、所教導的有所不同,但往往反映著普照全人類的真理之光。」(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2)

「同時,教會使命既是歸化一切民族。不分時代與地域,故教會與任何種族及國家,與任何個別生活方式及任何古的新的習俗,毫無例外地保有不可分解的關係。教會雖常忠實於某傳統,但仍能深入並生活於各式文化中。其結果,則是教會本身及各民族的文化內容,益加豐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58)

「嚴格一致」及「合法差異」這議題首先在《禮儀憲章》的討論中著手處理,因與禮儀相關;但有趣的是其他梵二文件也自然地將之納入其中。「嚴格一致」及「合法差異」成了梵二所有文件的基本概念。另一有趣的例子便是:教會革新禮儀,但禮儀卻革新教會。

(系列之二十一)

(原載公教報2011年10月9日)

憶念梵二:「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一)

憶念梵二:「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一)  恩保德

我想,若要真正了解梵二教長們所論述的「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我們必須回想討論及批核這論題時之背景,若只把這論題視為一普通神學議題,而忽略其背景,便大錯特錯了!梵二並不是神學家討論抽象議題的聚會,而是「牧者」的聚會,這些牧者是來自地區教會的主教,他們在聚會完畢,便返回原地。他們聚會的目的是要找出幫助信友的方法:「慈母教會切願教導所有信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因為這是禮儀本身的要求,也是基督信眾藉洗禮而獲得的權利和義務」(禮儀憲章14)。梵二的教長們已就「革新甚麼」、「如何革新」及「為何革新」的基本原則達成共識:「這種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在整頓培養禮儀時,是必須極端注重的,因為禮儀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所以,牧靈者在其全部牧靈活動中,必須以適當的教育方法,用心去追求。」(禮儀憲章14)為達致此目標,「慈母教會,為使基督信眾在禮儀中確能獲得豐富的恩寵,切願設法對禮儀作一全盤的整頓……在進行整頓時,應該對經文及禮節加以處理,務必使其所指的神聖本質,明白表達出來,並使基督子民儘可能容易理解,並能完整地。主動地、以團體形式參與典禮。」(禮儀憲章21)

梵二為「優良傳統與合法進展」作了一些重要的觀察後,提出:「原來禮儀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但也含有可變的成分,那是可以隨時代而改變的,而且如有不甚符合禮儀本質的成分,混入其中,或者不能適應時代,則更必須加以修改。」(禮儀憲章21)梵二重申在討論聖事及聖儀改革時的觀察所得:「不過,因為歷代在聖事及聖儀的禮節內,攙雜了某些成分,致使我們現代人看不清聖事及聖儀的本質和目的;為此必須針對我們現代的需要,加以某種適應,大公會議遂決定下列應修正的項目。」(禮儀憲章62)《禮儀憲章》第二十三節特別提到「傳統」和「改變」,讀起來似是學者的要求,其實是牧者的心聲,他們邀請學者把他們的專業知識用在服務民眾:「為保持優良傳統,並同時開放合法進展的門戶,對應修訂的禮儀各部分,時常需要先作神學、歷史及牧靈方面的詳細研究。」(禮儀憲章23)梵二於是把早已被遺忘的加回去:「此外:還要考慮到禮儀的構造及精義的一般原則,以及從近來禮儀改革與各處所得特准而收到的經驗。」(禮儀憲章23)

學者不應困於他的圖書館內,他應將普通的禮儀法則與教會實施的禮儀改革比較一下,並應細察小團體或堂區所試行的某些實驗結果,他們取得教會的特別核准,並敢於以真誠服務人群的精神去嘗試某些新議案。當時,其實不是很多實驗進行,不過,其成效實在很大。「總之,除非教會的真正確實利益有所要求,並且保證新的形式,是由現存的形式中,有系統的發展而來,即不可改革。」(禮儀憲章23)

梵二並非為改革或是為其他目的而革新。革新主要是為教會的真正益處;教會的益處就是民眾的益處。「保證新的形式,是由現存的形式中,有系統的發展而來,即不可改革」此句曾被用以攻擊梵二的禮儀革新。

在此,我願意與你分享我一個深深的體驗。很多人都抗拒梵二的改革,最激烈的就是指責梵二和教宗保祿六世的改革,有違特倫多大公會議的指示及天主教會的傳統;這些人便從教會中分裂開來,自組特倫多教會。有些人則間接指責梵二和教宗保祿六世,攻擊那些故作妄為的禮儀專家及某些罔顧法則的司鐸和主教們,他們任意改變禮儀,把梵二的法令置諸不理:「管理聖教禮儀,只屬於教會權力之下:就是屬於宗座,及依法律規定,屬於主教權下。……因此,任何其他人士,即便是司鐸,決不得擅自增、減,或改變禮儀的任何部分。」(禮儀憲章22:1,3)他們經常引用《禮儀憲章》的這些詞句或類似的說話來散播謠言,指那些自以為是先知的任性實驗是敗壞禮儀,在教友中製造混亂的罪魁禍首。我們必須承認在某些地區確實有這類任性實驗,但大部份教友未必察覺到,因此未必是敗壞禮儀的因由。我想在這些指控當中,可能隱藏著某些原因,所以,他們不敢講論出來。可是,在過去數年,這些指控已變成是公開的,他們直指那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教宗保祿六世和梵二;他們要改革梵二所革新的!梵二的革新是由教宗保祿六世監督下進行的,他們要使這些革新無效,然後進行另一類改革。胡作妄為的禮儀專家和他們的任性實驗不應再提述。「禮儀革新」必須要改革,因為這革新只不過是早已存在的東西,是從傳統中分裂出來的,是「偽裝的禮儀」。其實,抱有這類思想的人只屬少數。不過,他們很懂得利用傳媒散發謠言,四處搜尋他們所認為的「偽裝禮儀」或相同的話題;如此眾多的資料充斥網絡,令人驚訝!我最害怕的是這些資料對過去四十多年努力於禮儀培育人士的負面影響。信友已接受了新的禮儀,同時也逐漸成為他們的信仰、他們的靈修、以至他們生活的一部份。為信友去吸收禮儀,將之消化及使之成為自己的,四十年根本是非常短的時間。若再重頭來一次改革已革新了的,將會是一大災難。禮儀應該是發自信眾,禮儀之能存在是信眾的工作。為身在香港的我們,更應考慮大陸教會的情況。我們在香港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他們。禮儀革新剛開始不久,而且進行順利;若大陸教會在現在開始談論改革已革新了的,更會是極大的災難。大陸教會有些神父和教友接受培育時,是採用特倫多禮儀的,在飽受迫害與折磨之後,他們極想念「舊日的美好時光」。可是,禮儀是向前的,不應倒退。過去四十年,成千上萬的新教友聚集在香港及大陸教會內,他們在新禮儀的聖言餐桌及聖體餐桌上獲得靈性的食糧。他們需要教會權威既清晰且完全的支持,以延續信友禮儀培育的重大使命。我堅信由教宗保祿六世所執行,並跟隨教長們的指引的梵二禮儀革新:「應起用專家,並聽取世界各地區主教們的意見,儘速修訂禮書。」(禮儀憲章25)是植根於「優良傳統」的「合法進展」。所有禮節並不是沒有弱點;但是,《禮儀憲章》仍是任何禮儀革新的大憲章,而其執行,亦是天主教會(羅馬禮)有史以來達致禮儀革新最傑出的工作。《禮儀憲章》第二十三節的結論勸告我們:「還要盡可能避免在臨界地區之間,形成禮節的顯然差別。」(禮儀憲章23)

(系列之二十)

(原載公教報2011年10月2日)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六)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六)       恩保德

現在讓我們看看聖事與聖儀的改革。

梵二強調聖事與聖儀的禮儀改革其準則在信友的完全及主動參與。梵二首先以神學的理論為聖事的本質及目的作出解釋,再決定改革的方式,以幫助信友易於明白聖事的標記:


「聖事的目的是為了聖化人類、建設基督的身體,以及向天主呈奉敬禮;但是聖事也是記號,有訓導的效用。聖事不僅假定已有信德,而且以言語、以事實,滋養、加強,並發揮信德,所以稱為信德的聖事。聖事固然賦予聖寵,但在舉行之際也盡善地準備信友,使能實惠地承受聖寵、適當地崇拜天主,並實踐愛德。所以,使信友容易了解聖事的記號,並殷勤參與專為滋養基督徒的生命而建立的聖事,是極為重要的事。」(禮儀憲章59)

「不過,因為歷代在聖事及聖儀的禮節內,攙雜了某些成分,致使我們現代人看不清聖事及聖儀的本質和目的;為此必須針對我們現代的需要,加以某種適應,大公會議遂決定下列應修正的項目。」(禮儀憲章62)

「分為若干階段的成年慕道期,應予恢復,按地方當權人的判斷而實行……」(禮儀憲章64)

「兒童受洗禮,應予修訂,使適合於兒童的真正情況;父母及代父母的地位及責任,在禮節中也應更加明顯。」(禮儀憲章67)

「堅振禮節也應修訂,使能明白顯示,這件聖事與整個基督徒入教儀式的密切關係……」(禮儀憲章71)

「告解的禮節與經文,應予修訂,使能明白表示本聖事的性質與效能。」(禮儀憲章72)

「『終傅』也可以,且更好稱為『病人傅油』,並不只是進入生命末刻者的聖事。所以,凡是為了疾病或衰老,信友開始有死亡的危險,的確已經是領受此一聖事的適當時刻。」(禮儀憲章73)

「授予聖秩禮,無論在儀式或經文方面,都應修訂……」(禮儀憲章76)

「羅馬禮書所載的舉行婚姻禮,應予修訂,使更充實,以便明白顯示聖事的恩寵,並強調夫妻的職責。」(禮儀憲章77)

「修訂聖儀,要根據主要原則,就是使信友有意識地、主動地、容易地參與。同時要顧及到我們現代的需要……也可以按需要增添新的聖儀。」(禮儀憲章79)

「載於主教禮典的祝聖貞女禮節,應予修訂……」(禮儀憲章80)

「葬禮應能顯然表達基督徒死亡的逾越特徵,也要能夠適合各地區的環境與習尚,包括禮儀的顏色在內。」(禮儀憲章81)

梵二所議決的是可行的,新禮儀書籍均由教宗保祿六世批核並頒令執行。我們可以公正地說,梵二對特倫多禮儀的改革是全面的,涵蓋彌撒、聖事、聖儀和《大日課》等。大部份信徒欣然接受此改革;而從牧民的角度看,新禮儀確能幫助信友參與禮儀,從而獲得聖化及歸光榮於天主。所有積極投身禮儀培育的人,都會感受到我們在其中所領受的恩寵是何其豐碩。有人不期然會問:「這改革是否太激烈?」「這是否破壞傳統的做法?」為我,我一點也不覺得激烈,亦非反傳統。每次,當我與信友一起參與禮儀慶典時,我都有非常強烈的感受:耶穌在我們中間,從宗徒至列代諸聖與我們融合在一起……在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傳統內一起祈禱和行動,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每一小聚會中實現。但若有人仍堅持認為梵二的禮儀改革是過激或破壞傳統,我誠切地懇請他們再不要把「由任意妄為的神父玩弄的任性禮儀實驗」作為隱藏在他們內心抗拒禮儀革新的「屏風」!讓我們再面對那真正的「罪魁禍首」--教宗保祿六世和梵二!請不要再重複說著:「梵二OK,不過……」我希望看到梵二教長們在禮儀革新中所高瞻遠矚的:

「促進並革新禮儀的努力,理應視為天主上智為我們這時代安排的記號,好像是聖神在自己的教會內經過一樣;這種努力,對教會的生活,甚至對現代人的宗教態度與行為,都印上了一個特徵。」(禮儀憲章43)

(系列之十九)

(原載公教報2011年9月25日)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五)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五)      恩保德

現簡述《行祭常典》所呈現的彌撒結構及其思維,並查察將經文大聲誦念所帶來的困難:

有人認為《行祭常典》似是把各自獨立的禱文集攏在一起,毫無連貫性。這似乎缺乏連貫性的《行祭常典》令教友難以明白。此一感覺藉主祭所念的四組禱文的結語:「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亞孟」使之更為顯著。若將《行祭常典》與古老的感恩經及現在新彌撒經書的感恩經作比較,這缺乏連貫性的情況即顯露無遺。《行祭常典》一開始的這個字「Te igitur rogamus」(為此,我們感謝你)已令人費解;頌謝詞與歡呼歌(聖、聖、聖……)之間的禱文亦毫無連繫;主祭念:「至聖至慈的聖父,為此,我們謙恭祈求,並懇乞你收納而祝福這些禮物、這些供儀、這些聖無玷的祭品。我們將它奉獻於你,首先是為你至聖而公教會……」在以上的經文中,「為此」二字與那一經文相關?但在其他的感恩經連繫則比較清楚,如在歡呼歌(聖、聖、聖……)之後,主祭念:「上主,你實在是神聖的,你是一切聖德的根源……」。

《行祭常典》的聖、聖、聖……之後,隨即進入「轉求」(intercession)部份,主祭念:「上主,求你垂念你的僕婢……」,「我們相聯為一者,首先敬憶光榮的卒世童貞瑪利亞……因我們主耶穌基督,亞孟」。「主啊!求你惠納當前的獻儀,即我們--你的僕役們(神職班)--和你的全家(教民)所一同向你呈奉的……因我們主基督,亞孟」「天主,求你惠肯將此獻儀、完全祝聖……」然後是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建立聖事的敘述及祝聖餅酒;但《行祭常典》所用之話語:「祂在受難的前夕,將餅拿在祂的聖而可敬的手中,舉目向天,望著你……」,並不是四福音所載錄的,四福音並沒有「舉目向天,望著你」這一句,這點顯得有點奇怪。

《行祭常典》的指示說明,在祝聖麪餅時,主祭只著重說:「因為這是我的身體」這一句話。按禮儀傳統,強調所有禮節均跟從路加福音及聖保祿所載有關最後晚餐時耶穌所說的一段完整句子:「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及「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為使信徒明白耶穌邀請我們吃祂的身體和飲祂的血,以參與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祭獻。

更嚴重的是在敘述耶穌在最後晚餐祝聖酒水時,主祭說:「因為這是我的血,乃是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之後,加入「信德的奧跡」一話,然後再念:「將為你們和眾人流出以赦免罪過的。」「信德的奧跡」此話從未記錄在新約中,亦從未在早期的感恩經中出現(包括未在羅馬禮的任何正典中出現過)。當時,「信德的奧跡」一話被引進《行祭常典》,並無任何歷史根據,而其真正意義亦極具爭議性。新彌撒經書保留此話,但將之放在祝聖餅酒之後,用以邀請信友一同宣示耶穌的逾越奧跡(祂的聖死、復活和在末日的再來)作為信仰的當信奧跡。主祭說:「信德的奧跡」,信友即回應:「基督,我們傳報你的聖死,我們歌頌你的復活,我們期待你光榮地來臨。」或「我們每次吃這餅,飲這杯,就是傳報你的聖死,期待你光榮地來臨。」或其他相同的語句。我認為把「信德的奧跡」作為祝聖餅酒後的歡呼這新編排極其巧妙,真能幫助信友明白及參與禮儀。

《行祭常典》的另一弱點是沒有強調天主聖神在彌撒中的角色。在感恩經中的「呼求聖神」(epiclesis)已有悠久的歷史。新彌撒經書有兩次「呼求聖神」,一在祝聖餅酒前,主祭念:「因此,我們求你派遣聖神,祝聖這些禮品,使成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另一在信友領聖體前,主祭念:「我們懇求你,使我們在分享基督的聖體聖血之後,因聖神合而為一。」

其他爭議則已討論過,如:在彌撒中,我們不是獻上我們的祭獻,而是獻上耶穌那時常中悅天父的祭獻。此外,在感恩經中,我們亦追念及感謝天主在整個救恩史中為我們所行的奇事。我還記得當我仍在意大利鄉間當小輔祭時,我看到神父在祝聖餅酒時,不停地在餅酒上劃十字,劃無數的十字,這動作既引人發笑亦令人困惑。《行祭常典》規定主祭要在餅酒上劃二十五次十字,其中十五次是在祝聖餅酒後,現在已減成一次了。

為《行祭常典》的以上簡介,我希望以新彌撒經書所述的感恩經基本要素作結。感恩經由下列基本要素組成:感謝,尤其表達於「頌謝詞」內;歡呼,整個信友團體,聯合天上神聖,同聲詠唱「聖、聖、聖」;呼求聖神;建立聖祭的敘述及祝聖餅酒;紀念,教會藉此經文紀念基督;奉獻,教會--特別是此時此地集會的信友團體,在紀念主的時候,藉此奉獻,在聖神內,將這無玷的犧牲獻於天主父;轉求,為生者死者;結語的聖三頌(彌撒經書總論79)。

教會革新禮儀,禮儀亦革新教會。所有與信友一起慶祝感恩祭的司鐸們必須察覺彌撒對信友的持續培育的重大影響。經過一週又一週的沉浸,基督徒祈禱的模式--偕同耶穌,在聖神內,邁向天父--便深深的刻印在信徒心內。 

(系列之十八)

(原載公教報2011年9月18日)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聖大額我略教宗福音講道集:我們執行的職務

聖大額我略教宗福音講道集
我們執行的職務

讓我們敬聽當主派遣宣道者時,對他們說了什麼話:「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要請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去收割他的莊稼。」莊稼多,工人少;我說這話不能不難過,因為雖然有許多人要聽福音,卻沒有人宣講。請看,世界上充滿司鐸,但在收割天主的莊稼時,很難找到一個工人;因為我們雖然接受了鐸職,卻沒有盡職。

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思索一下主所說的話:「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去收割他的莊稼。」這是說:你們應當為我們祈禱,使我們能為你們作所當作的事,孜孜不倦地教訓你們,以免我們將來站在公義的審判者前時,因為失職怠惰、緘口不言而受懲罰。因為多次宣道者由於自己的罪過而被迫緘默;但有時也因為屬下的過錯而使宣道者沉默不語。

宣道者由於自己的罪惡而緘口不語,一如聖詠作者所說:「天主對惡人說:你怎敢傳述我的法律呢?」有些宣道者,因為屬下的罪惡而被阻宣講,如同上主對厄則克耳說:「我要使你的舌頭貼在顎上,你將成為啞巴,不能責斥他們,因為他們是叛逆的人民。」這就是明明地說:我不要你宣道,因為這人民在行為上背叛了我,他們不配接受真理的勸告。至於因為誰的過失,而使宣道者停止講道,並不容易知道;但我們確知,宣道者的失職,有時使自己受害,並且常常使屬下受害。

親愛的弟兄們,有關牧人的生活,仍有另一件事使我非常悲傷;但為使我所說的不傷害任何人,我也同樣控告我自己,雖然我並非情願陷於同樣過錯,而是為此野蠻時代的情勢所迫。

由於我們為外在的事務所牽累,因此,我們接受了榮譽是一回事,而我們所表現的盡職的方式又是另一回事:我們放棄了講道的職責,而我們仍被稱為主教,我想這是為了懲戒我們,因為我們徒有榮譽的虛名,而沒有主教的品德。因為託付給我們的人離開了天主,我們卻緘默不語;他們跌在罪惡中,而我們不伸出責備的援手。

我們怠忽職守,何時才能糾正別人的生活呢?我們都為俗務纏身,對於俗事越是忙碌,對內心的事也越麻木不仁。

因此,聖教會對它病弱的肢體說得好:「他們派我看守葡萄園,我卻沒有看守。」我們雖被委任為葡萄園的守護者,卻沒有看守我們的葡萄園,因為我們被外務所糾纏,而忽視了我們自己的職責。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教宗主持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咏第23篇-上主是善牧

教宗主持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咏第23篇-上主是善牧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10月5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講了一篇要理,談他對教會內家喻戶曉的聖咏第23篇“上主是善牧”的反思與默想。教宗指出這篇聖咏傳達對天主的無比信賴:“天主一旦敞開祂的帳幕接納我們,邪惡便無法對我們施展作爲。”他幷指出即使在理性主義的沙漠中,也必有天主的臨在。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提到兩天后10月7日慶祝的玫瑰聖母瞻禮,邀請基督信徒重新發現這一聖母祈禱。

“我實在一無所缺。”兩千年以來教會一直咏唱著這句聖咏,重複一句流傳久遠、尤其令人篤信無疑的祈禱,即天主的慈愛常隨不離。教宗談到聖咏作者描述的景色,善牧引領他的羊群到青綠的草場,讓它們獲得極大益處。他說:“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們也同聖咏的作者一樣,要是我們跟在善牧的後面行走,無論人生旅途多麽艱難曲折,多麽遙遠,且經常處在靈性上的不毛之地,沒有水,只有理性主義的烈日,由善牧基督來引領,我們就堅信踏上了正義的坦途,上主引領我們,祂常在我們身旁,讓我們一無所缺。”

到了一定時辰,夜幕降臨在羊群身上,羊群冒著踉蹌或離開隊伍和迷路的凶險。雖然如此,聖咏作者幷不感到害怕,他覺得安全。教宗說,教會和每位信徒也該有同樣的感受。他進一步解釋這段聖咏的意義說:“聖咏上那句‘你與我同住’是堅信不疑的呼喚,概括了有根基的信仰經驗。天主的臨近改變了現實,幽谷失去一切危險性,各種恐嚇化爲烏有。現在,在牧杖敲打土地、表示牧人一定臨在的熟悉聲響的伴隨下,羊群可以安穩地行走了。”

在叙述了青草和水之後,聖咏的場景轉移到一個帳幕內,是牧人和他的羊群生活的帳幕,聖咏的作者在那裏受到款待。在這裏也呈現一派安靜的氣氛。教宗說:“聖咏的作者是受到諸多注意的目標,因此我們看到他如同一個長途跋涉的人,在好客的帳篷中找到避難所,而他的敵人却必須停下觀看,無從下手,因爲被他們視爲獵物的人處在安全狀况,成爲神聖、碰不得的客人。要是我們實實在在地做與基督共融的信徒,我們就是這篇聖咏的作者。天主一旦敞開祂的帳幕接納我們,邪惡便無法對我們施展作爲。”

教宗結束要理講授時,提到這個古代的善牧形象在耶穌身上找到“完美的意義”。他告訴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們:“耶穌是善牧,祂尋找迷失的羊,祂認識自己的羊,爲他們舍去性命。祂是道路,是將我們引向生命的正義坦途、照亮陰森幽谷和戰勝我們恐懼的光。跟隨上主的人,即便在苦難、沒有把握和一切人性難題的幽谷中,也會感到安全。你與我同住:這就是令我們得到支持的堅定信念。”

教宗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咏第22篇中遭受迫害的無辜者的形象

教宗公開接見活動講解聖咏第22篇中遭受迫害的無辜者的形象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9月14日上午從岡道爾夫堡夏宮乘直升機專程趕回梵蒂岡的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爲來自世界各國的朝聖信友講授要理。這一次,教宗講解了聖咏第22篇的內容。這篇聖咏用悲哀的語氣呈現出遭受迫害無辜者的形象,與基督學關係極爲密切,邀請我們即使覺得天主不在我們身旁,也不要失去信心。

教宗指出,聖咏第22篇是一則悲傷感人的祈禱,將我們帶到耶穌的十字架前,讓祂的苦難在我們眼前重現,分享祂復活的豐厚喜悅。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爲什麽捨弃了我?你又爲什麽遠離我的懇求,和我的哀號。我的天主,我白天呼號,你不應允;我黑夜哀禱,你仍默靜。”(咏2-3)

這篇聖咏所呈現的是一個遭受迫害的無辜者的形象,他被歹徒包圍,這些人要置他于死地。可是,他在祈禱中從未失去希望,他一面哀訴所處的苦悶境遇,一面回憶過往得到的安慰。他的呼號是向天主發出的,這位天主似乎離他遙遠,將他遺弃。教宗說:“天主緘默不語,他的靜默使祈求者受到精神折磨,他不停地呼號,却得不到應允。他日以繼夜、不知疲倦地索求一句話,一項幫助,却沒有得到。天主如此遙遠,如此健忘,不見踪影。”

要是天主不回答,祈求幫助的呼號也就落空,孤獨使他無法站立。雖然如此,聖咏作者幷不相信上主將他捨弃,他懇求與上主接觸,建立起能賜予他安慰和救贖的關係。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爲什麽捨弃了我?” 這句聖咏中的第一句話也是瑪竇福音和馬爾谷福音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臨終時發出的呼號。教宗說:“這句話完整地表達了默西亞,天主之子的悲痛,祂面對死亡悲劇,而這個現實與賜予生命的上主的身份截然對立。祂被自己的人遺弃,被門徒們出賣及背叛,被譏笑祂的人包圍。耶穌被壓在他所要完成的使命的沉重負擔下,這項使命必須經由受侮辱和死亡來完成。因此,他向天父呼號,祂的痛苦承受了聖咏悲哀的話語。”

耶穌同聖咏的作者一樣,他呼號却不失望,他的祈求是一段焦慮不安的路程。這段路程最終通向贊美天主、對天主的勝利滿懷信心的展望。教宗說:“耶穌的悲痛祈禱儘管充滿難以言喻的痛苦,却對光榮的堅定信念開放。吾主耶穌在他的苦難中服從父的旨意,經由捨弃和死亡走向生命,將生命賜予所有相信他的人。”

在這篇聖咏中,天主的靜默和表面上的無影無踪與祂臨近、伴隨人的一生形成了對比。聖咏作者認出天主的臨在和祂的愛,却也察覺到令他害怕的一種臨近,即仇敵的臨近。于是,他的哀訴轉爲祈求,焦慮成爲對危險的認識。他的對手幷非戰無不勝,他們成爲凶猛的野獸,而聖咏作者則成了微蟲。教宗解釋說:“我們在聖咏中看到的這些形象也可以這樣解釋,人一旦變得殘忍,攻擊弟兄,獸性在他內便占了上風,似乎使他喪失人的一切面貌。暴力本身始終有一些野獸般的東西,唯有天主的救贖行動才能使人恢復人性。”

基督的苦難是聖咏作者祈求援助的新呼號,教宗說:“基督的呼號劃破了蒼天,因爲他宣告的是信德,是超越一切疑惑、一切黑暗和一切悲傷的堅定信念。哀訴起了變化,給接納救贖的贊美讓位。”

教宗最後表示,這樣一來,聖咏第22篇面向的便是感恩,以天下萬民,上主的信徒對天主的頌贊結束他的祈禱。

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講解聖詠第三篇

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講解聖詠第三篇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昨天9月7日從岡道爾夫堡夏宮乘直升機專程返回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接見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朝聖信友,爲他們講了一篇要理。他在要理講授中恢復對祈禱的反省,特別講解了聖詠第三篇的內容。他的結論是:儘管人生有時處在困境和黑暗中,天主始終在我們身旁,聆聽、回應我們的祈求,使我們得到救贖。

人與天主的關係反映在聖詠的情節裏,一方是需要得到支持的受造物,另一方是回應人呼求的造物主。這一關係的歷史在聖詠的篇章中經常被提到,在第三篇中也不例外。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逐句作了解釋,指出這篇聖詠的字裏行間都反映出天主臨近每個人。他說,這篇聖詠以「極度悲慘」的語氣爲開端,達味王逃避篡奪王位的兒子阿貝沙隆,離開耶路撒冷以求保存性命,可是追擊者對他緊緊不放。他在百般焦慮中寫下的頭幾行詩句無疑是一個孤單人祈求上天幫助的大聲呼號,儘管看到自己的處境危險之極,却與天主保持牢固的關係。教宗說:「可是,敵人也試圖折斷他們的受害者與天主的密切關係,破壞他的信念。他們暗示說,天主絕不拯救他,况且天主也救不了他。有信仰的人蒙受的最大誘惑就是失去信德,不再相信天主臨近他身旁。」

由此可見,對達味王的進攻是陰險的。他的敵人不僅要攻擊他的身體,也設法奪去他內心的堅定信念。教宗說:「達味王的敵人的無情和譏笑在以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身上都體嘗到了。」在人生的某些境遇中,任何人也會有同樣的體驗。教宗談到他的感受說:「這篇聖咏在許多問題上也觸及到我們每個人。我們受誘惑以爲天主也許不來拯救我,祂不認識我,或沒有辦法救我。相反信德的誘惑是仇敵對我們的最後進攻,對此我們必須抵制,這樣才能獲享天主和永生。」

達味王的信德得到了回報。這篇聖咏到了某個階段便不再出現「成群結隊」的敵人,現在只有非常强大的一位同他們作戰。教宗進一步解釋說:「人不再孤單,敵人幷非表面上的常勝將軍,因爲天主從聖山上俯聽受壓迫人的呼號。人在焦慮、危險和痛苦中呼喊,人求助,天主必定回應。」

人的呼號與天主的回應交織一起,這便是祈禱的論證和閱讀整部救贖史的一把鑰匙。教宗說:「呼求表達的是需要幫助和求助于另一位,對他信賴;呼求就是說作出相信天主臨近我們和願意聆聽我們的舉動。祈禱表達了堅信天主的臨在,這一信念在天主拯救人的回應中完美地表達出來。」

到了這一步,聖咏作者感覺自己安全地被天主擁抱,這位「護衛者」在擊敗了敵人後,守護在他身旁。教宗得出結論說,這篇聖咏是一個隱喻,指出今日有信仰的人必須經由祈禱保持同天主的關係。他說:「在痛苦、危險、互不瞭解和傷害帶來的煩惱時,聖咏的話爲我們敞開了心,堅信信仰能安撫人心。天主始終臨近我們,以祂的方式聆聽、回應和拯救我們,但我們必須知道認出祂的臨在,接納祂所指出的路。」

教宗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讓我們從聖詠學習如何向天主祈禱

教宗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 讓我們從聖詠學習如何向天主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讓天主教導我們如何向祂祈禱。」這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於6月22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對所有信眾的邀請。在前幾次的要理講授中,教宗談論了舊約聖經裡一些對祈禱反思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如亞巴郎、雅各伯與梅瑟等。從這星期開始教宗要理講授主題是: 「最佳的祈禱書——聖詠集」,在未來幾週的要理講授中,教宗將帶領信眾一同誦唸與默想聖詠集中一些最美麗的篇章。

教宗首先解釋聖詠集,他說: 「聖詠集是祈禱的匯編,聖經傳統匯集了150篇聖詠賜給信眾子民,使聖詠的祈禱成為我們祈禱,轉向天主的方式。」教宗說 :「在聖詠集裡面可以找到整個人類包羅萬象經驗的表達,以及伴隨人類生命的全部情感。」

教宗接著說 : 「在聖詠集內,喜悅與痛苦、渴望天主與感到自己的不配、幸福與感到被遺棄、信賴天主與孤獨的痛苦、生命的滿全與害怕死亡,彼此交織、表達。」教宗說所有信徒的真實景況都匯集在這些祈禱內。讚美詩、哀怨詩、感恩詩、悔罪及智慧的聖詠,全都表達了對上主的懇求與讚美,及對我們自身脆弱的屈膝。教宗解釋 : 「懇求來自肯定天主必將應允,這開啟了讚美和感恩;而讚美和感恩則來自得到救援的經驗,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幫助,這就是懇求所要表達的。」

教宗本篤十六世說 : 「 因為聖詠是天主的話,誰以聖詠祈禱就是以天主自己的話同天主交談,以天主自己賜給我們的話向祂說話。因此,誰以聖詠祈禱,便學習了如何祈禱。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孩童身上,他開始說話並非以他與生俱來的話語,而是學習自他父母或他周圍的人的話。」

在聖詠集最著名的人物中,教宗提及「跟隨天主的心的君王」達味王,教宗說:「達味是對天主不懈和無懼的追尋者,他背叛了天主的愛;但隨後謙卑的悔改,接受了天主的寬恕並且接受了痛苦的命運。」教宗說達味是「熱情的祈禱者」、「救世主的象徵」,以某種方式隱含了基督的奧秘,耶穌基督在祂塵世生活中也以聖詠祈禱,因而使聖詠更具新的意義。

最後,教宗鼓勵在場的各國信友說:「我們要拿起這本神聖的書,讓天主教導我們如何向祂說話,讓聖詠集來作我們的嚮導,在每日的祈禱中幫助我們、陪伴我們。」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東方禮教會 金口聖若望禮典

金口聖若望禮典(本文)

(司鐸穿著祭衣,和預備餅酒。)
(福音書放在聖餐桌上)
(然後司鐸站在聖餐桌前,伸開雙手祈禱:天上的君王、施惠者、真理之神、無所不在者,你充滿著萬事萬物,且是恩寵的寶庫、生命的賦予者,請來住在我們當中,潔淨我們種種的玷污,並拯救我們吧!你是至善的!



(然後司鐸俯首兩次並誦念: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兩次)主,求你開啟我的唇舌,我口將要讚頌主的榮耀。然後,司鐸親吻福音書和聖餐桌。)
(打開「聖門」)
(輔禮打開「北門」)
(執事奉香後,返回聖所)
(執事:神父,請祝福吧!)

禮儀開始
(司鐸舉起福音書,在聖餐桌上劃十字聖號,且高聲應唱。)
司鐸:願聖父、聖子、聖神的國度受讚美,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大禱文
(信眾坐/立)
(執事經「北門」,到聖門外,面對聖門,唱出大禱文)
執事:讓我們在平安中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天賜的平安和靈魂的救贖,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全世界的和平、天主的聖教會安定團結,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這神聖的居所,和懷著信心前來敬畏天主的眾人,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可敬的教宗(某某)、宗主教(某某)、主教(某某)、眾司鐸、執事、全體聖職人員和所有信眾,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的國家、政府、公務員和護衛我們的人,求主在種種善行中支持並堅強他們,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和其他城鎮、鄉村和居住其中的信友,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四季平安,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海、陸、空的旅客和病人、受苦痛者和獄中囚徒,為他們的得救,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能脫免一切患難、憤怒、危險和困境,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上主,請以你的恩寵幫助和拯救我們,垂憐並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我們紀念至聖無玷榮福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和諸位聖徒,我們彼此交託,整生交託於主基督。
眾:上主,求你收納。

司鐸:一切光榮、榮耀和尊崇,都歸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今,直到永遠!
眾:阿們。

對經(一)
(會眾、執事/歌詠團唱聖詠章節和對經,司鐸誦念禱文。同時,執事經「北門」到聖像屏風前,向聖像奉香。)
眾:全地,請向上主歡呼,請讚頌上主的聖名,請光榮讚美上主。
啊!救主,請因天主之母的代禱,拯救我們。
請向天主說:「你的工程何其神奧!因你神力偉大,你的敵人也要向你讚頌。」
啊!救主,請因天主之母的代禱,拯救我們。
啊!至高者,願全地崇拜你,歌頌你,並讚頌你的聖名。
啊!救主,請因天主之母的代禱,拯救我們。

聖詠 (詠103:1-4,8,1)
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我的五內,請讚頌上主的名。
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請你不要忘記他的恩寵。
是他赦免了你的各種罪行;是他治瘉了你的一切病苦;
是他叫你的性命,在死亡中得到保全;是他用仁慈以及愛情,給你作了冠冕。
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
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我的五內,請讚頌上主的名。
上主,你當受讚美。
(會眾起立歡唱)
眾: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阿們!
啊!獨生子、天主聖言,永生者,你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主聖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你是永恆不變的,卻成為了人。
啊!基督,我們的天主,你被釘在十字架上,以死亡戰勝了死亡。你是聖三的一位,與聖父及聖神同享光榮,你拯救了我們。

短禱文
執事:讓我們在平安中再次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啊!天主,請以你的恩寵幫助我們,垂憐我們,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讓我們紀念至聖無玷榮福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和諸位聖徒,我們彼此交託,終生交託於主基督。
眾:上主,請你收納。

司鐸:聖父、聖子、聖神,你是慈善仁愛的天主;願光榮歸於你,現今,直到永遠!
眾:阿們。


輔祭打開「南門」

小進堂禮

詠唱聖詠和對經(見第45頁)
(司鐸和執事站在聖餐桌前,三次俯首;打開「北門」、「南門」;司鐸從聖餐桌拿起福音書,交給執事。然後,一起經「北門」出發,遊行到聖堂中間,來到聖門前面,持蠟燭者分立兩旁。)


執事:讓我們祈求上主。
司鐸:主,上主,我們的天主,你在天上建立了諸品天使、總領天使,來事奉你的光榮。求你派遣諸聖天使偕同我們,使我們一起來到你前,事奉你,光榮你的美善。因為一切光榮、榮耀和崇敬都屬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執事:神父,請祝福此聖門。
司鐸:願進入此門的你的諸聖,常受祝福,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對經(二)
來吧!讓我們向上主歡唱;讓我們向天主,我們的救主歡呼!
(主日:天主子,你從死者中復活,我們向你歌唱,求你拯救我們。亞肋路亞。)
讓我們到他面前,讚美他,歌頌他。
啊!天主子!
上主是天主,全世的偉大君王。
啊!天主子。

真福八端
主啊!在你的國裡,求你記念我們。
(瑪5:3-12)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吧!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
(執事向會眾高舉福音書說)
執事:智慧!請肅立!
眾唱:前來!讓我們前來叩拜基督!天主之子,(主日:你從死者中復活/平日:你在諸聖身上受讚歎),你來拯救我們,我們歌頌你!亞肋路亞!

眾唱:Troparion:
啊!救主,雖然猶太人與兵士們,以石頭堵著你的聖潔之軀,但你在第三日復活了,並把生命賜給世界。故此,天使向你歡唱:
啊!生命的賦予者,光榮歸於你的聖復活,
啊!基督,光榮歸於你的神國!
啊!人類的唯一愛人,光榮歸於你的救恩計劃。
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

眾唱:Kontakion:
你從墳墓中光榮復活,你以自己的復活,復活了普世。
全人類都歡呼你是天主;死亡被消滅了。
亞當歡呼:啊!主啊!
現今,厄娃從禁錮中被救贖出來,歡欣歌唱:「啊,基督,你把復活獻給了眾生」;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唱該日本有的進堂詠)

三聖頌
(執事和司鐸進入聖所,將福音書放回聖餐桌上,一同致敬,會眾詠唱三聖頌。)
司鐸:(低聲誦念禱文)……(高聲)我們的天主,因為你是神聖的,願光榮歸於你,聖父、聖子、及聖神。
執事: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眾唱:聖哉,天主,聖哉全能者,聖哉不朽者,求你垂憐我們。(三次)
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聖哉,不朽者,求你垂憐我們。
聖哉,天主、全能者,聖哉,不朽者,求你垂憐我們。

就位
(司鐸向聖餐桌後方(東面)的主教座致敬)
司鐸: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你在你的國裡,在光榮的寶座上,坐於革魯賓之上者,當受讚美,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然後,司鐸坐在主教座的南面。)

聖道禮
執事:讓我們專心一意!
司鐸:願主的平安與你們同在!
執事:智慧!讓我們專心一意!
眾唱Prokimenon(詠33:22,1):
上主,求你向我們廣施慈愛,有如我們對你的期待。
義人,請向上主歡呼;正直的人,理應讚美上主。

書信
執事:智慧!
(讀經員在讀經的地方讀出書信的名稱)
執事:讓我們專心一意。
(信眾坐下)
(讀經員讀出書信。當讀完書信後,司鐸(低聲):讀經者,願平安與你同在!)

福音前歡呼
(會眾起立,高聲詠唱「亞肋路亞」,執事拿著盛香的吊爐,接受司鐸的祝福,然後環繞聖餐桌奉香,也向整個聖所、司鐸、聖像奉香。再經「北門」到聖像屏風前,向聖像、歌詠隊和全體會眾奉香。)
(同時,司鐸在聖餐桌前低聲念:熱愛人類的上主,請用你至聖智慧的真光,照耀我們的內心,打開我們心靈的眼目,使我們明白你所宣示的喜訊;求你使我們敬畏你的神聖誡命,克勝世俗的慾念,跟從聖神而生活;更求你在一切事上,使我們願意並實行你所喜悅的。因為,主,基督,你是我們身心的光明。願光榮歸於你,及永遠的聖父,及至聖、全善、賜予生命的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眾: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天主為我伸冤,把萬民歸服於我。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因為是你使你的君王大獲勝利,對你的受傅者:達味和他的後裔,廣施了仁愛慈惠,至於無窮之世。(詠18: 51)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執事奉香)
(奉香後,執事經「南門」進入聖所。放回香爐後,執事指著福音書說:神父,請祝福宣讀聖史宗徒(某某)福音的使者。)
(司鐸祝福他說:願上主藉光榮的聖史宗徒(某某)的代禱,賜你以大能宣讀福音,使他鍾愛之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喜訊,得以完成。阿們。)
(司鐸把福音書交給執事。致敬後,執事接過福音書,經過「聖門」,在蠟燭的引導下,到讀福音的地方:聖門前)
(司鐸站在聖餐桌前,面向會眾。)

福音
司鐸:智慧!讓我們肅立,聽從福音。願平安與你們同在!
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執事:恭讀聖(某某)所載的福音。
眾:上主,願光榮歸於你。上主,願光榮歸於你。
司鐸:讓我們專心一意。
(執事恭讀福音)


(福音讀畢)
眾:上主,願光榮歸於你。上主,願光榮歸於你。
(執事經過聖門,把福音書交給司鐸。司鐸(低聲):福音的宣讀者,願平安與你同在。)
(司鐸親吻福音書,並以之向信眾劃十字聖號後,放回聖餐桌上。)

講道


懇切禱文
(會眾坐下)
(講道後,打開「北門」。執事經「北門」,到「聖門」外的位置,唱出禱文,而歌詠團則虔敬回應。)
執事:讓我們全心全意祈求,讓我們同聲呼號。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全能的主,我們祖先的天主,我們向你祈禱,請俯聽我們,垂憐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天主啊!請以你的大仁慈,垂憐我們;我們向你祈禱,請俯聽我們,垂憐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3次)
執事:我們再次為至聖的普世牧者、我們的羅馬教宗(某某)、蒙福的宗主教(某某),天主所愛的主教(某某),和在聖教會內服務的所有聖職人員、全體神師,及在基督內的眾弟兄,向你祈求。
眾:上主,求你垂憐。(3次)
執事:我們為在天主權下、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以及所有護衛我們的人,向你祈求。
眾:上主,求你垂憐。(3次)
(可加入其他意向)
(按習慣,會眾可預先把意向交給執事;執事於此時念出。)

執事:我們再次求你把仁慈、生命、平安、健康、救恩、保護、寬恕,和罪的赦免,賜與住在這城市裡的眾僕人。
眾:上主,求你垂憐。(3次)
(司鐸誦念懇切禱文)
司鐸:主、我們的天主,請接納你僕人們懇切的哀求。以你豐厚的慈愛垂顧、憐憫你的全體子民,他們期待著你的仁慈,(高聲)天主,你是慈善的。你鍾愛人類;願光榮歸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亡者彌撒,此處可加入為亡者祈求的禱文)

為慕道者祈禱
執事:慕道者,請你們祈求天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讓我們信仰天主者為慕道者祈求。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求主以真理的話指示他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求主為他們展開使人成義的福音。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求主使他們加入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求主以他的寵愛拯救、垂憐、幫助並保護他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慕道者,請向上主俯首。
眾:上主,請你收納。
司鐸:主,我們的天主,你從高天垂視卑下的人。你遣發了你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我們的主、天主,成就了人類的救恩。請你憐視向你俯首的慕道者,使他們在來日堪當領受重生的洗禮,得到罪過的赦免,並穿上不朽的生命。求你恩賜他們加入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把他們列入你特選的羊群之中,(高聲)使他們能與我們一同光榮你偉大的聖名: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遣散慕道者
(最後執事遣散慕道者)
執事:請全部慕道者回去!請慕道者離開!請全部慕道者回去!任何慕道者也不可留下。


信友禱文
(執事邀請信眾祈禱)
執事:請全體信友,在平安中再次向主祈求!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天主,請以你的恩寵幫助並拯救我們,憐憫並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智慧!
(其時,司鐸低聲誦念首篇信友禱文:主,上主,萬軍的天主,我們讚美你,使我們現在堪當站在你的台前,為自己和你子民的過失,交付在你的仁慈之中。天主啊!求你收納我們的懇求,使我們堪當為你的全體子民,向你呈上祈求、懇禱和不流血的祭獻;也求你以聖神的德能堅強我們——你所揀選來事奉你的人,好使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無可指摘地,以純潔的良心,來呼號你,並蒙你俯聽;求你以豐厚的慈愛垂憐我們,(高聲)因為一切光榮、榮耀和崇敬都屬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執事:我們在平安中再次祈求上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智慧!
(打開「北門」、「南門」)
(執事經「北門」進入聖所)
司鐸:為常能得到你大能的保護,光榮歸於你,聖父及聖子及聖神,現今直到永遠。
眾:阿們。

大進堂禮
(會眾站立)
(會眾歌隊虔敬和諧地詠唱「革魯賓之歌」)
我們奧妙地代表著革魯賓,向生命之源的聖三高唱:聖、聖、聖之歌。讓我們放下世上一切掛慮,歡迎萬有的君主,他無形地由天使簇擁而來,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當詠唱「革魯賓之歌」時,執事拿過香爐,接受司鐸祝福後,向整個聖餐桌、聖所、聖像、禮品奉香,並經「北門」到聖像屏風,向聖像、歌隊和會眾奉香,同時誦念聖詠五十一首,再經「南門」,返回聖所。司鐸默念禱文。然後司鐸和執事到預備禮品的台前,俯首三次,每次說:天主,請你垂憐我們罪人。)

(執事:神父,請吧!司鐸將聖蓋布放在執事的肩上說:請向聖所舉手,讚美上主!)
(司鐸虔敬地將聖盤放在執事頭上;執事雙手把聖盤持在額前,司鐸自己手持聖爵於胸前,在持蠟燭者引領下,司鐸與執事一起經「北門」,開始遊行到聖堂中央。)


執事:(高唱)願上主、天主在他的國裡,常常記得我們眾人,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由共祭不斷重複)
(歌隊繼續詠唱「革魯賓之歌」)


(到達「聖門」,執事進入聖所。)
(司鐸在「聖門」前,高聲唱:)
司鐸:願上主、天主在他的國裡,常常記得我們的教宗(某某),宗主教(某某)、主教(某某),所有司鐸、執事、修道者、政府人員、護衛我們的人,這教堂的恩人和建堂者(然後,面向會眾),和所有持守信仰的信友,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我們歡迎萬有的君主,他無形地由天使簇擁而來,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司鐸經「聖門」進入聖所後,司鐸把聖爵放在聖餐桌上,又從執事手中接過聖盤,放在聖爵左旁,從執事肩上取下聖蓋布,蓋著聖盤和聖爵。然後奉香。可按習慣關上「聖門」。)

求恩禱文
(信眾坐下)
(執事經「北門」出來,站在「聖門」外的位置,領唱:)
執事:讓我們完成向上主的懇求。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這獻與上主的珍貴禮品,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這聖堂和懷著信心前來敬畏天主的眾人,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救我們免於一切患難、憤怒、危險和困境,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天主啊!請以你的恩寵幫助並拯救我們,憐憫並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今日能善度成全、聖善、平安和脫免諸罪的生活,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求主為我們派遣他和平的天使、忠誠的嚮導和身心的護守者,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為我們的愆尤得寬恕,罪過得赦免,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為我們身心的益處和世界和平,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為使我們在平安和悔改中生活,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為使我們能在基督內,平安到達生命的終結,脫免一切苦楚、羞辱,並在基督的審判台前,無所恐懼,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允。
執事:讓我們紀念至聖無玷榮福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和諸位聖徒,我們彼此交託,整生交託於主基督。
眾:上主,求你收納。
司鐸:因你唯一聖子的仁慈;他和你及至聖、至善、賦予生命的聖神,同受讚美,現今、直到永遠。
眾:阿們。
(會眾起立)

平安禮
司鐸:願平安與你們同在!
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執事:讓我們彼此相愛,同心同意地宣認:
眾:聖父、聖子、聖神,尊威均等,性體唯一。
(司鐸親吻禮品和祭台,並和執事及襄禮等互相擁吻。會眾亦互相擁吻。)


宣信
執事:關門!關門!在智慧中,我們專心一意。
(司鐸拿起禮品上的聖蓋布,在祭品上搖拽著,其時,全體一起誦念信經。)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眾: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他所創造的。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他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他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他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他因聖神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他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而被埋葬。他正如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了。他升了天,坐在聖父的右邊。他還要光榮地降來,審判生者死者,他的神國萬世無疆。
我信聖神,他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由聖父(聖子所共)發。他和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他曾藉先知們發言。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我承認赦罪的聖洗,只有一個。
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
阿們!

感恩經
執事:讓我們敬畏地肅立,專心一意,在平安中奉獻聖祭。
眾:和平、仁愛、頌謝之祭。
(執事致敬後,經「南門」進入聖所。)
(司鐸親吻了聖蓋布,將它放在一旁。)
司鐸:(面向會眾祝福)願主基督的聖寵,天父的慈愛,聖神的共融,與你們同在!
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司鐸面向祭台,舉起雙手。)
司鐸:請舉心向上!
眾:我們全心歸向上主。
司鐸:請眾感謝主,我們的天主。
眾:這是理所當然的,欽崇聖父及聖子及聖神,三位一體的天主。
(打開「南門」)
司鐸:主、天主,我們在你統馱的各處,歌頌你、讚美你、稱揚你、感謝和欽崇你,實在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是天主,你和你的獨生聖子,及聖神,超越我們所能述說和了解,你無形無像,高深莫測,永恆不變,永遠常存。你從無中創造了我們;當我們墮落時,你把我們復興起來,且從不止息地照顧我們,直到你領我們到達天上、你所預許的國度。為這些你恩賜我們的各種福澤,一切知曉或未知曉的,顯露或隱藏的,我們都感謝你,和你的獨生聖子,及聖神。我們也感謝你從我們手中接受這項中悅你的事奉(聖禮)。侍立在你台前的諸位天使、總領天使(以及天上神聖)(高聲)向你謳歌、宣告,並歡呼著勝利的讚頌說:
眾:聖、聖、聖,萬軍的上主,你的光榮充滿天地,賀三納於至高之天,奉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美,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執事站在右邊)

司鐸:鍾愛世人的上主啊!我們隨同天上的聖者,一起向你歌頌,你是聖的,你和你的獨生聖子,及聖神是至聖的,你的光榮是神聖偉大的。你愛世人如此之深,甚至賜下你的獨生聖子,使凡信他的人,不會喪亡,反而獲得永生。當他來到人間,要完成拯救我們的使命時,就在他被交付的那天晚上,即他甘願為世界的生命而捨生的時候,他把餅拿在他神聖無玷的手裡,感謝讚頌你,祝謝了,分開,交給他的聖宗徒和門徒們說(司鐸向祭餅舉起右手,莊嚴地高聲誦唱):

你們大家拿去吃,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以赦免罪過。(司鐸和執事一起深鞠躬致敬)
眾:阿們。
司鐸:晚餐後,他同樣拿起杯來說(司鐸向聖爵,莊嚴地舉起右手,高聲頌唱):
司鐸:你們大家拿去喝,這就是我的血,新約之血,將為你們和眾人傾流,以赦免罪過。(司鐸和執事一起深鞠躬)
眾:阿們。
司鐸:為此,紀念著這救恩的命令,和基督給我們所行的各項事蹟:在十字架上、在墳墓裡、第三日復活、升天,坐在你的右邊,和第二次光榮的再來;(執事拿起聖盤、聖爵,交叉雙臂,高聲唱)我們從你所恩賜的,把你的,在一切裡,為一切,奉獻給你 。

眾:上主啊!我們讚美你、頌揚你、感謝你;上主,我們的天主,我們懇求你。
司鐸:再次,我們把這不流血的靈性敬禮 奉獻給你,我們懇切求你,派遣聖神,傾注在我們和這些祭品身上。
(司鐸和執事三次深鞠躬)
執事:請祝福這神聖的餅。
司鐸:使這餅成為你基督的聖體。
執事:阿們。

執事:請祝福這神聖的杯。
司鐸:使在這杯裡的,成為你基督的寶血。
執事:阿們。

執事:請祝福他們。
司鐸:以你的聖神轉變他們。阿們!阿們!阿們!
執事:阿們!阿們!阿們!
(司鐸和執事一起俯首至地)

司鐸:願分享這體血的人,得到心神的潔淨,罪過的赦免,聖神的共融,天國的圓滿,篤信於你而不受裁判和懲罰。
我們再次為在信仰中安息的祖先、教父、宗主教、先知、宗徒、宣道者、傳道者、殉道者、精修者、苦行者和所有在信德中成義的人,把這靈性的敬禮呈獻給你。

(司鐸向祭品獻香三次,並誦唱。)
司鐸:我們特別紀念至聖無玷榮福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讚頌。

(執事接過香爐,向聖餐桌四周獻香,並可紀念亡者;會眾歌頌說:)

眾:天主之母啊!我們稱揚你,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你是無玷榮福天主之母,你的尊威超越熾愛者,你的光榮超越眾色辣芬,你保持著童貞的榮耀,誕生了天主聖言,你真的是天主之母,我們讚美你。

司鐸:天主,我們紀念前軀先知洗者聖若翰、諸位榮福聖宗徒、今天所特別紀念的(某某)和你的全體聖徒;藉他們的祈禱,請你垂鑒。
我們求你垂念那些懷著復活和永生希望而安眠的人,(司鐸紀念著亡者的名字)求你賜與他們安息在你的慈顏容光之中。
司鐸:主!我們再次懇求你,垂念那些忠信地分施你真理之言的主教、司鐸、在基督內的執事和全體聖職人員。
同時,為了整個世界、你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持守聖潔生活的人、政府、公務員和護衛我們的人,我們把這靈性的敬禮奉獻給你;主啊!求你賜予他們平安,好使我們也能在平安中度寧靜、安定、聖潔和完善的生活。

司鐸:主啊!尤其求你垂念我們的教宗(某某)、宗主教(某某)、主教(某某);為你的教會,求你保存他們在和平、安定、聖善、健康和長壽之中,使他們忠誠地分施你真理之言。

(執事紀念生者)
眾:也請紀念我們眾人。
司鐸:主,求你垂念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其他城鎮、所有國家和居住其中的信徒;主,也求你垂念海、陸、空的旅客、病患者、受痛苦者和獄中的囚徒,賜予他們平安和救恩。主,也求你垂念那些有分於這祭獻的人、那些支持教會的人,和那些救助窮苦者;並求你垂念我們眾人(可念出生者名字)(高聲)恩賜我們眾口一心,稱揚、光榮你偉大的聖名,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準備領受共融聖事
(司鐸轉身祝福會眾)
司鐸:願我們大能的天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慈愛,與你們同在!
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會眾就坐)
(執事領受了司鐸祝福,經「北門」到「聖門」外的位置說:)

執事:我們紀念了全體聖者之後,再次讓我們祈求上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這些獻於上主並祝聖了的珍貴禮品,讓我們祈求上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願鍾愛人類的天主,從他天上神聖奧妙的祭壇上,悅納這甘飴芬芳的讚頌後,給我們賜下他的聖寵和天恩聖神,我們祈求上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免於苦難,憤怒,與不幸。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啊!天主,請以你的恩寵,幫助和拯救我們。請垂憐並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為我們能在平安中善度今天,臻於聖善。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求主派遣平安天使,忠誠引導我們,守護我們的身體和靈魂。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為我們的罪過得到赦免和寬恕。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為我們靈魂的益處,和世界和平。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為我們從今以後,能在平安和悔改中生活。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為我們能在沒有痛苦中,不感羞愧之下,平安地得到基督徒的善終,且在基督威嚴的審判座前,不受譴責。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俯允我們。
執事:我們既祈求上主,賜予我們在信仰內的團結和聖神的共融,便讓我們彼此交託,終生交託與主基督。
眾:上主,請你收納。

(打開「南門」)
(全體站立)

天主經

司鐸:鍾愛人類的天主,我們把生命和一切希望都交託給你,懇切求你,使我們堪當從這聖餐桌上,分享你天上奇妙的奧蹟,並能保持純潔的良心,得到罪過的赦免,聖神的共融,獲享天國的產業,篤信於你,而不受裁判和懲罰。(高聲)上主,請恩賜我們完全的信心,並相稱地呼號你作我們的父親:
(全體誦唱天主經)
眾:我們的天父,願你的名受顯揚;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司鐸:天下萬國,普世權威,一切榮耀,永歸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司鐸:(面向會眾)願主的平安與你們同在!
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執事:請向上主俯首。
眾:上主,請你收納。
司鐸:……因你唯一聖子的恩寵、垂憐和慈愛;他和你及你至聖、美善、賦予生命的聖神,同受讚美,現在,直到永遠!
眾:阿們。

領受共融聖事
執事:讓我們專心一意。
(司鐸稍微拿起聖體,顯示說:)
司鐸:賜給聖者的聖物。
眾:只有一位是聖的,只有一位是主、耶穌基督,他在聖父的光榮中,阿們。
眾唱領主詠:請從高天讚美上主,請在至高之處讚美他。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執事經「南門」,進入聖所,站在司鐸右邊。)
(司鐸虔敬地把餅分作四份)
司鐸:(低聲)分開和分享的是天主的羔羊,分開而永不分裂,享用而永不耗盡,卻使享用者得以成聖。

                                                            IC

(然後司鐸把擘開的聖體,排成NI   KA ,司鐸拿起IC的部分,在聖爵上劃十字並放入聖爵內。)
                                                           XC
司鐸:聖神的滿盈。
執事:阿們。
(司鐸祝福一些暖水)
司鐸:請祝福並溫暖這神聖獻禮,願你受讚美,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
(然後執事把適量熱水,以十字形注入聖爵內。)
司鐸:聖神的熱誠。
司鐸和執事領受聖事
(準備領受聖事者:主,我相信並承認你是基督,永生天主子,來到世上是為拯救我這個罪魁和一切罪人。我相信這就是你無玷的聖體,這就是你的寶血。我懇求你赦免我在言行上,故意或疏忽的,知道或無知的罪過,使我能堪當地領受這無玷的奧蹟,不受處罰,得到罪赦和永生。阿們。)
(準備領受聖事者:天主子,請收納我成為你神妙之宴的享用者。我將不會出賣你的奧蹟給你的仇敵,更不會如同猶達斯般親吻你,但如同右盜,我向你呼號:主,在你的國裡,請記得我。主,願我領受你的神聖奧蹟,不受裁判和處罰,但得到身心的痊癒。阿們。)
(恭敬地拿起聖體)
我(某某)司鐸、天主的僕人,領受我們的主、天主、救主耶穌基督的聖體,以得到罪赦和永生。阿們。
(恭敬地領下聖體。然後拿起聖爵。)
我(某某)司鐸、天主的僕人,領受我們的主、天主、救主耶穌基督的寶血,以得到罪赦和永生。阿們。
(然後喝三口,並用聖血布抹淨聖爵和口唇。念:這已接觸了我的口唇,將抹去我的愆尤,並洗淨我的罪過。)
(司鐸尊敬地把聖體放入聖爵裡。如果「聖門」是關上的,此時要打開「聖門」。司鐸把聖爵交給執事。執事恭敬地拿著聖爵,走出「聖門」,向會眾高舉聖爵。)
執事:請眾以敬畏之情,懷著信心和愛情前來領受。
眾:阿們!阿們!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上主是天主,他把自己顯示給我們。
(會眾前來「聖門」前,在胸前交叉雙手,虔敬地鞠躬,說:)
眾:看,我今來到我天主、我君王之前。


(司鐸給每人送聖體和聖血說)
司鐸:天主的僕人(某某),領受我們的主、天主、救主耶穌基督的聖體寶血,以得到罪赦和永生。
答:阿們。


(信眾領受聖體聖血完畢,司鐸用聖體聖血祝福會眾。)
司鐸:天主!請救助你的子民,祝福你的產業!
眾:我們看見了真光,我們領受了天恩聖神,我們找到了真實的信仰;讓我們崇拜那不可分的天主聖三,因為他拯救了我們。
(司鐸、執事回到聖餐桌,向聖體聖血奉香,然後恭移聖體聖血到禮品桌,致敬後返回原處。)
司鐸:……願我們的天主常受讚美,現今,直到永遠。
眾:阿們。

眾唱:上主,願我們的口充滿讚美你的歌聲,稱頌你的光榮。你使我們堪當領受你的神聖奧蹟。請保存我們在你的聖德裡,使我們晝夜默思你的正義。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感謝禱文

(執事經「北門」,走到「聖門」前慣常的地方。)
執事:請大家起立。我們既領受了基督的神聖、無玷、天上永恆生命的奧蹟,讓我們適當地感謝上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天主,請以你的恩寵幫助並拯救我們,垂憐並保護我們。
眾:上主,求你垂憐。
執事:我們既祈求了能善度成全、聖善、平安和脫免罪惡的生活,讓我們彼此交託,終生交託與主基督!
眾:上主,請你收納!
(司鐸摺好九摺布,把福音書放在上面。)

司鐸:……因為你聖化了我們,我們歸光榮於你,聖父、及聖子、及聖神,現在,直到永遠。
眾:阿們。

司鐸:鍾愛人類的天主、我們心神的恩主,你使我們得以領受你天上永恆的奧蹟,我們感謝你。藉榮福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和眾聖徒的祈禱,求你修直我們的道路,堅固我們對你的敬畏,保護我們的生命,穩定我們的步伐。(高聲)因為你就是我們聖德的所在,我們歸光榮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遣散禮

(司鐸走往「聖門」)
司鐸:讓我們平安出發。
眾:我們奉主之名。
執事:讓我們祈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
(司鐸經「聖門」出來,走到讀經台或習慣的地方,高聲誦唱。)
司鐸:上主啊!請你祝福那讚頌你的人,並聖化篤信於你的人。求你拯救你的子民,祝福你的產業,護守你教會的完整,聖化那些欣悅於你聖殿的人,且以你的大能光榮他們,不使仰望你者落空。再求你賜平安與普世、你的教會、你的聖職人員、我們的政府、公務員、護衛我們者,和你的全體子民。光明之父,一切美好的恩典都是從上而來,由你所賜下的。我們把光榮和感謝歸於你,聖父、聖子、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願上主的聖名受讚美,從現今直到永遠!(三次)

執事:讓我們懇求主!
眾:上主:求你垂憐!(三次)請神父祝福。

(司鐸祝福會眾)
司鐸:願上主的仁慈和降福,藉他的恩寵和對世人的愛情,常常臨在你們身上,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
眾:阿們。


司鐸:基督,我們的天主,我們的希望,願光榮歸於你,願光榮歸於你。
眾: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現在,以至永遠,及世之世,阿們。上主,求你垂憐。上主,求你垂憐。上主,求你垂憐。請祝福。
司鐸:願基督,我們的真天主(主日:他已從死者中復活),藉他至聖的母親、各位聖宗徒、聖父金口若望(聖堂主保、當日紀念的聖人)和所有聖人的代禱,垂憐我們,拯救我們,因為他是仁慈的;他鍾愛著人類。
眾:阿們。

(分發餘下的祭餅)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教宗大聖額我略牧靈指南:牧人緘默要謹慎,說話要有益

教宗大聖額我略牧靈指南
牧人緘默要謹慎,說話要有益

作人靈領袖者要慎重決定,何時應緘默,常說有益的話。這樣,他才能避免說出不該說的話,或該說話時而保持緘默。因為說話不謹慎,會導致錯誤;同樣,不智的緘默會使那能接受教導的人、存留於錯誤之中。因為往往有些不智的牧者,唯恐失去他人的歡心,而怕公開說出該說的話。按「真理」所說的,這些領袖不像熱心照顧羊群的牧人,而像庸工一樣,因為他們躲藏在緘默背後,就像牧人當狼來時逃跑一樣。

因此上主借先知責備他們說:「他們是一群不會吠的狗。」上主又埋怨說:「你們沒有上去對抗敵人,也沒有給以色列家建築城牆,好使你們在上主的日子,在戰爭中站穩」,「上去對抗敵人」,是指為了保衛羊群、大膽直言,反擊現世的權勢。「在上主的日子,在戰爭中站穩」,是指為了愛護正義,而抗拒惡勢力。

牧人怕說正經事,這樣的緘默不就是轉身逃跑嗎?如果他挺身而出,保衛羊群,這就是為了防禦敵人、而給以色列家建築城牆。因此,上主又對犯罪作惡的子民說:「你們的先知看到你們虛幻而愚蠢的作為,他們沒有揭露你們的罪惡,好使你們悔過。」在聖經中先知被稱為教師,他們指出現在飛逝的事,而啟示未來的事。天主的話責備他們只看到虛偽的事;因為他們怕糾正惡人的過錯,便許給他們以空虛的安全,以取悅他們;他們毫未揭露罪人的罪孽,因為他們不敢說責備的話。

糾正他人過失的話是開門的鑰匙,因為能揭露那連有罪者往往不能認識的罪過;因此聖保祿說:「你要堅持那合乎教義的真道,好能以健全的道理勸戒人,並且能駁斥反對的人。」瑪拉基亞先知也說:「祭司的唇舌應保衛知識;人民也要從他的口中得到教訓,因為他是萬軍之主的使者。」上主又借依撒意亞勸人說:「你要大聲喊叫,不要停止,像號角一樣響亮。」

凡領受鐸品的人,便接受了宣講的任務:在威嚴的審判主駕臨之前,他應向人們大聲疾呼,為主開道。如果一位祭司疏忽講道,他就是一個啞巴講道人,怎能發出喊聲呢?這也就是天主聖神為什麼要借火舌的形象、降臨到最初的牧者頭上的理由:因為聖神所充滿的人,聖神就使他們立即宣講。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所有的善牧都在一位牧者內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所有的善牧都在一位牧者內

基督是你的牧者與審判者;祂辨認誰是祂的羊,誰不是祂的羊。祂說:「凡是我的羊,都聽我的聲音,他們也跟隨我。」

在這裏我發覺,所有的善牧都在一位牧者內。因為善牧並不缺乏,而是所有的善牧都在一位牧者內合為一體。若說有許多善牧,就意謂他們分裂了。這裏只宣稱有一位,因為要強調牧者之間的團結。在此不提牧者們,而只提唯一善牧的理由,不是因為主未曾找到一位可以把祂的羊託付給他的牧者。主把羊群託付給了一位牧者,因為牠找到了伯多祿。是的,主在伯多祿身上也強調了團結。宗徒有多位,祂卻只對一位說:「你牧放我的羊。」不要相信,今天教會缺乏善牧,也不要相信我們缺少善牧:不要以為天主的仁慈不願產生善牧和指派善牧。

的確,如果有好羊,也有好牧者:因為好牧者是從好羊群中產生的。但是所有的好牧者都在一個善牧內,大家成為一體。只要他們牧羊,就是基督在牧羊。因為新郎的朋友不是用他們自己的聲音說話,而是因為聽到新郎的聲音而非常歡樂。所以當他們牧羊時,就是基督自己在牧羊。祂說:「我牧羊」,因為主的聲音、主的愛,就在他們內。當主把羊託給伯多祿時,如同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祂願伯多祿與祂自己成為一體。這樣,祂把羊群託付給伯多祿的方式,是要祂自己作為頭,而使伯多祿代表身體,就是教會;這就好像夫妻二人成為一體。

因此,主把祂的羊託付給伯多祿時,為了表示祂與伯多祿的合一關係,首先說了什麼呢?祂說:「伯多祿,你愛我嗎?」他答道:「我愛你。」主又問:「你愛我嗎?」他又回答說:「我愛你。」第三次主又問:「你愛我嗎?」他答道:「我愛你。」主確定伯多祿對祂的愛,是為了鞏固合一。這樣,這位牧者在這些牧者內牧養祂的羊,而這些牧者是在這一位內牧羊。

聖經未提到牧者們,但並未忽略他們。牧者們有理由誇耀,但「誰要誇耀,應在主內誇耀。」這是說:是基督在牧羊,他們是為了基督,並在基督內牧羊;除了為基督,他們並不謀求私利。這不是由於缺少牧人(一如先知預言將來的惡劣時代),基督才說:「我將牧放我的羊」,我找不到一個人可以把羊託付給他。即使在伯多祿及其他宗徒在世時,唯一牧人–在祂內所有的牧人成為一體–曾說:「我還有別的羊,不屬於這羊棧,我必須把牠們領來,好成為一個羊群,一個牧者。」

因此,所有的牧者都應在一位牧者內,都發出那一位牧者的聲音,使羊群聽見,並追隨他們的牧者,不是追隨任何的牧者,而是追隨唯一的牧者。所有牧者都該在這一位牧者內發出一個聲音,而不是不同的聲音。「弟兄們,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大家要言談一致,在你們中不要分裂」。所有的羊都應聆聽這根絕了分裂、掃除了異端的聲音,並應追隨他們的牧者,祂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也跟隨我。」

(常年期第廿五週星期五)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我要在茂盛的牧場上牧羊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我要在茂盛的牧場上牧羊

「我要從各民族中領他們出來,從各國將他們聚集起來,領他們回到自己的地區;我要在以色列的群山上牧放他們」。上主豎立了以色列的群山,就是聖經的作者。你們要在那裏安全地牧羊,凡是從聖經聽到的,你們要好好體味;聖經以外的,要加以擯棄。你們要聽牧者的聲音,以免迷失在霧中。你們要集合在聖經的山上。在那裏,有你們心靈的美味,沒有毒物,沒有不可吃的東西,那裏有極肥沃的牧場。只有你們這些強壯的羊,請來吧!在以色列的群山上獲得牧養吧。

「我將在小溪畔和本國的一切牧場上,牧放他們」。從我們以上所說的山上,流下福音的小溪,因為「他們的聲音達到地極」;世界各地也都成了一片優美肥沃的牧場,以牧養羊群。

「我要在茂盛的牧場上牧放他們;在以色列的高山上有他們的羊棧」,這就是說:他們能安息在裏面,他們在那裏可以說:「好啊!」他們可以說:「是真的,是明顯的,我們沒有受騙。」他們將安息在天主的榮耀裏,好像在羊棧裏一樣。「他們安眠」,就是「安息在歡樂中」。

「在以色列的群山上,在肥美的牧場上吃草。」我已經談到以色列的山、優美的山–我們所仰望的山,能給我們救助的山。但是我們的救助者是來自那創造天地的天主。因此,我們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優美的山本身,要依靠上主的話:「我要在以色列山上牧放我的羊群」。也不要停留在那物質的山上,因為上主接著說:「我要牧放我的羊」。因此,你要舉目望山,仰望那能給你賜下援助的山。然而,你要注意祂的話:「我要牧放」,因為你的救援是來自創造天主的上主。

上主這樣作結論說:「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你看!天主獨自牧放,用正義牧放羊群。因為人怎能公正地判斷別人呢?到處充滿著妄斷。我們對某人絕望時,他可能忽然改變,成為很好的人;我們對某人非常信任時,他可能忽然改變,成為最壞的人。我們所怕的是不確定的;我們所愛的,也不是確定的。

一個人今天是怎樣的,連他自己也難知道。可是,人稍微知道,他今天是怎樣的人;但是明天如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上主以正義牧放;按每人的情況而分施:把這些賜給這些人,把那些賜給那些人,或此或彼,都按每人所應得的。因為祂知道祂在做什麼。祂以正義而牧放;祂救贖了祂所審判過的羊。所以祂按正義而牧羊。

(常年期第廿五週星期四)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你們要遵從他們的教訓,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你們要遵從他們的教訓,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

「因此,牧者們!聽上主的話吧!」牧者要聽什麼話呢?「吾主上主這樣說:我要攻擊那些牧者;並從他們手裏追討我的羊。」

天主的羊啊!你們要傾聽,要學習:天主從惡牧人的手裏討回祂的羊,追查死在他們手中的羊。因為天主曾藉同一位先知說過:「人子!我立你作以色列家族的警衛;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應代我警告他們;因此,當我告訴惡人說:『惡人!你必喪亡!』你若不講話,也不警告惡人離開邪道,那惡人因自己的罪惡必要喪亡;但我要從你手中追討他的血債。你若警告惡人,叫他離開邪道,但他不肯歸正,不肯離開邪道,他必因自己的罪惡而喪亡,你卻救了你自己。」

弟兄們,這是什麼意思?你們看到,緘默不語是多麼危險嗎?罪人死了,而且他該死;他死在不敬和罪惡中;因為他沒有聽牧者的警告而致死。因為他原來能找到永生的牧者,就是那說:「我活著」的上主;但是他疏忽了,那被委派作警衛者也沒有警告他。因此,他理當死亡,而那作警衛的也應受懲罰。但是上主說:當我用劍危脅他時,如果你向他說:「你一定要死了!」而他竟不躲避那迫近的劍,而致劍落身亡,他便是死在罪惡中,而你卻保存了性命。因此,我的本分是不該緘默不語;至於你們的本分是,如果我保持緘默,你們要從聖經中聆聽至高牧者的話。

既然我說了以上的話,那麼,讓我們看看:上主是不是把羊從惡牧人手裏領回來,再交給好牧人。我確實知道祂把羊從惡牧人手中領回來,因為祂這樣說:「我從他們手裏追討我的羊;我不再讓他們牧放羊群。」因為當我說:「要他們牧放我的羊群」時,他們卻牧養自己,而不牧養我的羊。因此,「我不再讓他們牧放我的羊。」

上主怎樣不讓他們牧放祂的羊呢?「你們要做他們所吩咐的,不要效法他們所做的。」這好像說:「他們說我的話,他們做自己的事。」如果你們不做惡牧者所做的事,他們就不是牧放你們;你們做他們所吩咐的事,便是我在牧放你們。

(常年期第廿五週星期三)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教會像葡萄樹,日益增長,伸展到各處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教會像葡萄樹,日益增長,伸展到各處

「我的羊在群山峻嶺中迷了路;我的羊四散在全地面上。」「我的羊四散在全地面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些人貪戀塵世財物和世俗的光榮;他們喜愛的、貪慕的就是這些。他們不願死亡,不願使他們的生命隱藏在基督內。「四散在全地面上」,因為他們貪戀世上的財物,成為迷路的羊,便四散在全地面上。他們分散各地:但只有一位母親–驕傲–產生了他們,一如我們的慈母教會產生了所有的基督徒,而散佈到普世各地。

這不足為怪:如果驕傲產生分離,愛德便產生統一。可是這位慈母教會自己就是一位牧者,她到各處尋找迷路亡羊:堅強那軟弱的;醫治那患病的;包紮那受傷的。雖然他們彼此並不相認,但慈母教會卻都認識他們,因為她把他們與她塑造成一體。

這樣,慈母教會就像一株葡萄樹,繁榮滋長,伸展到各地。我所說的那些亡羊就像無用的葡萄枝;園丁不得不用鐮刀砍下那不結實的葡萄枝,這是為了修剪葡萄樹,免得全部被鏟除。葡萄枝被砍下來後,就留在原處。但是葡萄樹向四處伸展,認識那些留在樹上的葡萄枝,也認識那些被砍掉而放在旁邊的葡萄枝。

然而,它仍要去叫回那些迷路的;因為保祿宗徒論及被剪去的葡萄枝說:「天主能夠把他們再接上去。」所以,無論你說是迷路亡羊,或是被剪去的葡萄枝,天主總是能夠把牠們叫回來,或是把被剪去的葡萄枝再接上去,因為祂是至高的牧者,是真正的園丁:「我的羊四散在全地面上,沒有人去尋找,沒有人去把牠們領回來。」這是說,在惡劣的牧者中沒有一個人這樣做。

「因此,牧者們,聽上主的話吧!我是生活的–吾主上主說。」你們要注意祂開始的話:這是天主的誓言,是指著祂的生命起誓。「上主說:我是生活的。」牧者們死了,但羊群是安全的:因為上主是生活的,「上主說,我是生活的」。是哪些牧者們死了?是那些尋求私利,而不尋求基督利益的牧者。那麼,有沒有不尋求私利,而尋求基督利益的牧者呢?當然有,而且當然會找到。現在不虞匱乏,將來也不會缺少。

(常年期第廿五週星期二)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無論順境逆境總要堅持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無論順境逆境總要堅持

「迷路的,你們沒有領回;遺失的,你們沒有尋找。」我們好似生活在盜賊的掌握裏,和豹狼的爪牙下,我們要求你們為我們的險惡環境祈禱。這些羊也是倔強的。牧者去尋找這迷途的羊,但是因為牠們漫遊而遺失了,牠們便宣稱,這牧者不再屬於我們:「你們為什麼要我們?為什麼要尋找我們?」就好像說,我們召喚並尋找他們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他們迷了路、遺失了。其中一個說:「我若迷路,我若遭遇死的危險,你為什麼召喚我?為什麼要尋找我?」我說:「因為你迷路了,我要把你領回來;因為你遺失了,我要尋找你。」他說:「我願意迷路;我願意遺失。」

你願意迷路,願意遺失嗎?我不願意這樣做,豈不更好!我敢大膽的說:我不合時宜。但因我聽到保祿宗徒說:「你要宣講真道,不論順境或逆境,總要堅持不變。」對誰是逆境呢?對誰是順境呢?對於願意聽的人,就是順境;對於不願意聽的人,就是逆境。我雖然是不合時宜的,我敢說:「你願意迷路,你願意迷失,我卻不願意!」因為我所敬畏的那一位不願意。假設我願意這樣做,就請聽祂責斥的話:「那迷失的,你沒有領回;那遺失的,你沒有尋找」。難道我寧要怕你而不怕祂嗎?要知道,「我們眾人都該出現在基督的審判臺前」。

我將領回那迷途亡羊;我要尋找那遺失的羊。你願意與否,我要這樣做。在我尋找時,樹林中縱然有荊棘刺痛我,我也要走遍條條狹路,穿過所有叢林。只要我所敬畏的上主賜我力量,我必要到處去尋找。那迷路的,我必要領回;那將遺失的,我必去尋找。如果你不願我受苦,你就不要迷路,不要遺失!我為了你的迷路、你的遺失而悲傷,還是小事。我害怕的是,如果我忽略了你,也就是殺害了那強壯的。請注意以下的話:「連那強壯的,你也殘殺了。」如果我忽略迷路和遺失的,那強壯的也將樂於迷路而遺失。

(常年期第廿五週星期一)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論軟弱的基督徒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論軟弱的基督徒

上主說:「瘦弱的,你們不扶養。」這是對邪惡的牧者們所說的,他們是假牧者,只尋求私利,而不尋求耶穌基督的利益;完全不照顧羊群;患病的羊,也不醫治,卻喜愛吃羊奶、穿羊毛衣。所謂「軟弱的」,是指不健康的,因為稱之為軟弱的,也包括患病的在內。可是,在軟弱的和患病的(就是不健康的)二者之間有所區別。

弟兄們,當我試圖做這種區分時,也許我們能講得更清楚、更確切,或者另一位有經驗而聰明的人做得更好。目前,我只是按我所了解的、給你們講解聖經。關於那瘦弱的,但願他不遭遇試探,而受傷害;病弱的人已經因某種貪慾而患病,貪慾在阻止他走上天主的道路,並負起基督的軛。

你們要注意那些願意善生的人,他們立志要度一個好的生活;但他們雖然已有行善的準備,還沒有忍受痛苦的能力。然而基督徒的健康不只在於行善,也在於忍受痛苦。因此,有些人表面看來熱心行善,但一遇困苦,便不願或不能忍受,便是軟弱的人。至於那些心懷惡念,貪戀世福的,不願行善,都是像臥病不起的人;奪去了他們行善的力量。

這種人便好似癱子:抬他的人既不能把他們抬到主跟前,就揭開屋頂,把他縋下去。這在靈魂方面,就好像你願意揭開屋頂,把癱瘓的靈魂縋到主面前。他四肢癱瘓,不能行善,擔負著罪惡的重擔,又因惡念而疾病纏身。由於你的四肢行動不自如,患了內在的癱瘓,不能到醫生那裏去。(或許醫生就隱藏在室內–因為聖經的真正意義是隱密的。)你要把隱密的顯示出來,打開房頂,把癱子縋下去。

那些不這樣做,或疏於這樣做的牧者,要聽主的話:「那患病的,你們沒有醫治;那受傷的,你們沒有包紮」,這一點,我以上已經說過。人由於害怕考驗而受傷;這裏有些東西可以包紮他的傷,就是安慰的話:「天主是信實的,不會容許你們受試探,超過你們所能忍受的,祂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給與安慰的繃帶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給與安慰的繃帶

保祿宗徒說:「上主鞭打所收納的每一個兒子」,而你卻對你的信友說:「也許你將被豁免。」如果誰被豁免受鞭打之苦,誰就不算作天主的兒子。你要說:「那麼,上主鞭打所有的兒子嗎?」是的,祂鞭打所有的兒子,正像鞭打祂的獨生子一樣。那獨子生自聖父的性體,具有「天主的本性本體」,與聖父平等;祂是聖言,萬物是藉祂而造成的;祂本來不能受鞭打。因此祂穿上了肉體,以便受鞭打。那麼,天主鞭打了無罪的獨子,祂能夠放過那有罪的義子嗎?保祿宗徒說:天父召叫我們做祂的義子。我們做了祂的義子,好使我們與祂的獨子成為共繼承者,甚至作祂的基業:「你請求我,我必將列邦賜給你作基業」。基督受苦受難時便給我們樹立了模範。

但是,顯然地,為使軟弱的基督徒、面對未來的試探,不致跌倒,善牧不該以虛偽的希望欺騙他,也不該使他因恐懼而氣餒。該對他說:「你要準備你的靈魂承受試探。」也許他開始戰慄、驚惶,拒絕前進。你還可說其他的話:「天主是信實的,祂絕不容許你們受試探超過你們所能承受的。」宣講未來的痛苦時,強調天主的應許,就是使軟弱的人堅強。對那過份害怕而驚恐的人,你要向他說明天主的仁慈:這不是說將不會有試探,而是因為天主不容許人受他所不能承受的試探–這樣你就是在包紮那受傷的。

有些人聽到將要來的困難,便更加武裝自己,好像口渴的人想喝水一般。他們認為:治療信友的普通藥物對他們自己並不重要;他們甚至尋求殉道者的光榮。還有其他的人聽到將來那不可避免的考驗,當這考驗來到時,便灰心喪志、不能前行。但是這種事情發生在基督徒身上是正常的,而且除非一個人希望作一個真基督徒,其他任何人是不會體驗到這些考驗的。

你要提供安慰的繃帶,要包紮那受傷的。你要說:「不要害怕,你所信仰的那位,在你受試探時不會離棄你。信實的天主,不會容許你受試探,超過你所能承受的。你聽到的不是我的話,而是保祿的話,他也說:『基督在我內說話,你們願意要一個證據嗎?』因此,當你聽到這話時,就是聽基督親自在說話,就是牧養以色列子民的牧者在說話。聖經有話對祂說:「你給我們喝適量的眼淚。」保祿宗徒所說「祂不容許你們受試探超過你們所能承受的」,先知則說「適量的」。天主糾正你又鼓勵你、恐嚇你又安慰你、打擊你又治癒你。你不要拒絕祂。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六)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準備你的心靈承受試探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準備你的心靈承受試探

你們已聽到壞司牧喜好的是什麼。現在再看他們所疏忽的是什麼。「瘦弱的你們不扶養;患病的你們不醫治;受傷的你們不包紮;迷路的你們不領回;遺失的你們不尋找,反而用強力和殘暴去管治他們、宰殺他們」。所謂瘦弱的羊是指缺乏勇氣的信友,當他疏忽或未準備時,誘惑一來,便會陷於其中。

一位疏忽的牧者不會對這種信友說:「我兒,你前去服事上主時,要固守正義與敬畏,並要準備你的心承受試探。」一位如此說話的牧者便會使軟弱的堅強,使他由軟弱變為剛強,這樣,當他有了信德時,便會輕視現世的榮華富貴。因為如果他會希冀現世的榮華,他將被此世的榮華所腐蝕;一遭遇逆境,便會受到傷害,甚至喪亡。

所以,這樣的建築師、不是把信友建在磐石上,而是把他建築在沙土上;而「磐石就是基督」。基督徒應效法基督的受苦受難,而不該尋求逸樂;對軟弱的人這樣說,他便會變為堅強:「你要預期會遇到此世的試探,但是假如你的心不離開吾主,祂必將從試探中拯救你。因為祂為了使你的心靈堅強,甘願來受苦、受死:祂來受人唾污,祂來戴茨冠,祂來聽人辱罵,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這一切都是為了你,而你為祂卻沒有做過任何事。這一切不是為了祂,而是為了你。」

牧者怕講話而得罪人,不僅不準備他們接受試探,甚至預許他們現世的幸福,而這種幸福,天主也未曾許諾過要給現世的人。這是怎樣的牧者呢?主預言人在現世將苦上加苦直到世末;你卻要基督徒豁免痛苦嗎?正因為他是基督徒,在現世更應多受些苦。

因為保祿說過:「凡願在基督內虔誠生活的人,都將遭受迫害。」但你這位牧者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基督的利益;你忽視保祿所說的:「凡願在基督內虔誠生活的,都將遭受迫害」;你卻說:「如果你願在基督內虔誠生活,你將充滿一切福樂。如果你沒有子女,你將擁有眾人,並且扶養他們,沒有一個會死去。」這就是你建築的方式嗎?請注意你在作什麼,你把房屋建築在哪裏。你是在沙子上築屋。風吹雨打,洪水泛濫,衝擊這座房屋,它將會坍塌,成為一片廢墟。

你該把這座坍塌的房子從沙子中扶起來,安置在磐石上:你願意誰成為基督徒,就該使他生活在基督內。要讓他觀察基督無辜而受苦難;讓他注意無罪的基督,為祂所沒有偷竊的而補償;要讓他注意聖經告訴他的話:「祂鞭打所收養的每一個兒子。」要教他準備受鞭打,或者設法不要被收養為兒子。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五)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四)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四)    恩保德

信友的禮儀革新(聖祭禮儀)首先從奉獻禮開始。奉獻禮之改革在使人們認清此禮仍未是奉獻耶穌的體血,而是人把餅酒奉獻於祭台上。在特倫多彌撒中,輔祭把餅酒呈獻於祭台上,然後由主祭背誦以下經文:「至聖的父,全能永生的天主,求你收納在此無玷的獻品:我--你的僕人--把它呈奉於你,我的生活與真實之天主,為賠補我的無數罪惡、過失和怠忽,並為在場所有在我周圍的與祭者、以及生者死者、諸位信徒……主,我們把救恩的爵杯,奉獻給你、求你大發慈悲,使它猶如馨香之氣、升到你的神威臺前,為拯救我們及整個的世界。亞孟。」

在新彌撒中,主祭收納了信眾所呈奉的餅酒後,他便代表信眾念:「上主,萬有的天主,你賜給我們食糧,我們讚美你;我們將大地和人力的產物,呈獻給你,使成為我們的生命之糧。」信眾答:「願天主永受讚美。」主祭供奉祭酒時念:「上主,萬有的天主,你賜給我們飲品,我們讚美你;我們將這葡萄酒,呈獻給你,使成為我們的精神飲品。」


新彌撒之奉獻禮所採用的經文其實是相當傳統的,極能表達出「奉獻」的本質:讚美天主的大能,此舉最能幫助會眾投入禮儀中。再者「讚美天主」與「感謝天主」的意義相近,「讚美」與「感恩」乃感恩經的精髓。就此,奉獻禮明顯地引領整個禮儀進入感恩經階段。

特倫多彌撒之感恩經就在主祭誦讀完頌謝詞及歡呼歌(聖、聖、聖……)之後;而主祭輕聲誦讀感恩經時,會眾是無法聽到的。新彌撒對感恩經卻有以下指引:

「現在開始整個感恩祭的中心與高峰,即『感恩經』。這是感謝與祝聖的經文。主祭邀請會眾舉心向上,祈求和感謝天主,並請他們與自己聯合祈禱。主祭是以整個團體的名義,經由耶穌基督,在聖神內,向天父祈求。感恩經的意義,是要整個信友團體,偕同基督,頌揚天主的偉大工程,並奉獻聖祭。感恩經要求會眾以恭敬及肅靜的態度聆聽。」(彌撒經書總論78)

《行祭常典》(The Roman Canon of the Mass)是非常古老的經文,故此無多大改動。最大的改變是喪失了特倫多大公會議所賦予的特權,那就是成為羅馬禮中唯一「感恩經」。其實在特倫多大公會議以前,羅馬禮所用的彌撒書眾多,於是,特倫多大公會議便選出其一,並指令使用。這「寶庫」為當時(即基督教改革時期)混亂與衝突的情況是極度需要的。《行祭常典》真的是非常古老的「感恩經」,因此,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九年正式批核,並保留至今,即現在的感恩經第一式。為更能顯示感恩經的特質和更配合團體慶典,其他的感恩經亦陸續加上(仍可再加)。特倫多大公會議後,《行祭常典》仍是由主祭以拉丁文輕聲誦讀;一般信友,除了擁有私人彌撒經書的信徒外,很少知道彌撒的內容。當主祭獲准以當地語言大聲誦念感恩經時,許多司鐸為配合團體慶典,便選用其他的感恩經。這做法令那些堅持使用感恩經第一式的司鐸不快。

(系列之十七)

(原載公教報2011年9月11日)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你該作信眾的模範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你該作信眾的模範

上主述說了這些牧者愛好什麼以後,又指出他們忽視什麼。因為到處有生病的羊;健康而肥胖的羊卻很少,就是說:利用真理作食糧,攝取天主所給的飼料而身體健壯的羊。但是壞牧者也不愛惜他們:因為有病的、軟弱的、迷途的、喪亡的羊,他們都很少照顧。甚至挑選那些健壯和肥胖的,就能力所及、予以宰殺。這些羊還活著,牠們活著是由於天主的仁慈;但是從壞牧者的角度看來,他們是在殺害羊。你說:「他們怎樣殺害羊呢?」我說:他們生活不檢,而用惡表殺了羊。「你該顯示自己是行善的楷模」並「要作信友們的模範」,難道這些話對至高牧者的肢體中的天主之僕是白講了嗎?

若是健壯的羊觀察到自己的牧者行為失檢,如果他不顧天主的法規,而只注意到人,便在心中說:「如果我的牧者這樣生活,我是誰,他所作的,我為什麼不能作呢?」這樣,他便殺死了那健壯的羊。如果他殺了健壯的羊,他要怎樣對待其他的羊呢?即使這些羊不是他親自養大的,祂們雖然是健壯,也因他生活不檢而遭殺害。

我對你們說,我再說一遍:即使有些羊活著,即使牠們靠主的訓誨而堅強,堅持從他們的主所聽到的話:「你們要去做他們所說的,卻不要去做他們所做的!」但是,一位牧者在民眾眼前生活欠善的,就他本人而言,就是殺害了觀察到他的那個人。那麼他就不該因那人沒有死而竊喜:他固然活著,但他仍然是一個兇手。這就如同一個淫蕩的人企圖姦淫婦女,縱然那婦女是清白的,但他卻犯了姦淫。因為主的判詞是清晰而確實的:「任何人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經在心裏姦淫了她。」他雖然沒有進入她的臥室,但他已在他內心的臥室姦污了她。

同樣,凡在教友面前生活欠善的牧者,就他本人而論,就是殺害了羊,連健壯的羊也殺害了。誰效尤,就要死亡;誰不效尤,就要生活。但就惡牧者而論,他殺害了兩種羊,上主說:「你們宰了肥羊,卻不牧養我的羊群。」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四)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每人不該只顧自己的事,而該關心耶穌基督的事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每人不該只顧自己的事,而該關心耶穌基督的事

我已經解釋了「吃奶」的意義,現在我們檢討穿羊毛衣的意義。誰供應奶,就是供應飲食;誰供應羊毛,就是對人表示尊敬。誰從民眾身上追求這兩項,就是牧養自己,而不牧養羊群:他們只知道貪求自己的生活所需,和別人對他們的稱讚與尊敬。

羊毛衣被認為是榮譽,因為能遮蓋赤裸。每個人都是軟弱的。那管理你們的牧者,不是如同你們一樣嗎?他帶著肉體,將來要死,他起居、飲食、睡眠;他生在世上,不久要死去。試想他本身是什麼,他是個人。當你對他特別尊敬時,就好像你遮蓋他的軟弱。

請看,同一位保祿如何從天主子民手中接受這種衣裳,他說:「你們接待我有如一位天主的天使。我為你們作證:如果可能,你們那時甚至會把你們的眼睛挖出來給我!」他因為受到極大的尊敬,就不責斥他們誤入歧途嗎?或者因為責斥他們而唯恐受到較少的稱讚嗎?假設他這樣做,他就成為牧養自己、而不牧養羊群的牧者中之一了。他也許對自己說:「這關我什麼事?讓每人為所欲為吧!我不愁吃喝,又有人尊敬我:我有足夠的奶和羊毛;讓每人走自己的路吧!」那麼,如果每人都為所欲為,你的一切就都安全了嗎?那麼,我就不願立你為領袖,我把你當作人民的一份子:「如果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也一同受苦」。

因此保祿宗徒提起他們如何對待他時,表示他並未忘記他們對他的尊敬,並證實他們接待他好像天主的天使,如果可能,甚至他們的眼睛也肯挖出來給他。可是他仍然去看顧生病的羊、腐敗的羊,割除毒瘡,也不憐惜腐爛的肉;請注意,他說:「那麼,因為我給你們說實話,反而成了你們的仇人嗎?」我以前說過,他吃了一些羊奶,他穿了羊毛衣,可是他並沒有忽視羊群;因為他沒有謀求私利,而謀求了耶穌基督的利益。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三)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保祿的芳表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保祿的芳表

有一段時期保祿很是窮困,因為宣揚真理而身繫囹圄,弟兄們送來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他寫信感謝他們說:「你們分擔了我的困苦,你們做得好。我已經學會了在任何環境中常常知足。我知道怎樣受窮,也知道過富裕的生活。我賴使我堅強的那一位,無所不能;然而,你們也實在做得好:因為你們幫助了我。」

可是他在接受他們的幫助時,願意指出,他不是牧養自己,而不牧養羊群的牧者;他所慶幸的更是他們的慷慨,而不是他們的幫助。那麼他追求什麼呢?他說:「我並不貪求餽贈,我貪求的只是歸在你們賬上的豐厚的利益。」他說:「我所貪求的不是我自己的滿足,而是不願你們受窮。」

因此,那不能像保祿一樣自食其力的牧者,可以吃羊的奶,以補助自己的急需,但他不要忽視他羊群的軟弱。所以他們不應貪圖私利,而被視為只圖滿足個人需要,才去宣講福音的人。他們應被視為燭照世人的真理之光。他們是世光,如同聖經所載:「你們束上腰,把燈點著」,又說:「人點上燈,不會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的在天之父。」

如果你在屋中點上燈,不是需要加油,以免熄滅嗎?但若加了油而不能發光,那麼,你的燈便不配安置在燈臺上,而該立即拋棄。因此,牧者為了生活而需要接受,信友由於愛德而應捐獻。不應把福音視為搾取生活所需的工具,當作買賣的商品;倘若他們這樣銷售,便是把值錢的物品以賤價賣出。但願他們為生活而接受信友們的供應,但是,為了盡職宣講,願他們由主接受酬報。因為他們是因愛德、藉宣講福音為信友服務,不該從信友手中接受報酬。他們只能從天主那裏期望報酬,只有天主能賜給信友救恩。

那麼,牧者們究竟為什麼受到上主的指責呢?他們之所以受到指責,是因為他們雖然吃了羊的奶,穿了羊的皮,卻沒有盡心去牧養羊群。他們只求自己的利益,而沒有關心耶穌基督的利益。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二)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牧者自牧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牧者自牧

我們要注意上主對那些牧養自己、而不牧養羊群的牧者所說的不徇人情的話。祂說:「你們吃羊奶,穿羊毛衣,宰肥羊,卻不牧養我的羊;瘦弱的你們不扶養;患病的你們不醫治;受傷的你們不包紮;迷路的你們不領回;遺失的,你們不尋找;反而用強力和殘暴去管治牠們;因為沒有牧人,我的羊就都四散了。」

這話是上主對牧養自己、不顧羊群的牧者,而不是對羊說的;祂提到他們喜愛什麼,疏忽什麼。他們喜愛什麼?「你們吃羊奶,穿羊毛衣」。因此保祿宗徒說:「誰種葡萄而不吃葡萄呢?誰牧養羊群而不吃羊奶呢?」天主的子民所供應司牧們的任何東西,那就是羊群的奶。這就是我以上所引證保祿宗徒那段話的意義。

雖然保祿宗徒寧願親手勞作,以維持生活,不願從羊身上尋求奶吃,但他說明:他有權利吃羊的奶;因為主曾這樣安排:使宣講福音的人,該藉福音而生活。保祿宗徒聲明:其他的使徒享用了這項合法得到的權利。但他更勝一籌:自願放棄權利。他沒有要求自己應得的一份,而他人要求的也並非不應該的,只是保祿比別人做的多。他這樣做,也許是為表明自己願作那位撒瑪黎雅人:當他把病人帶到旅店時,說道:「你不論額外花費多少,我回來的時候,要還給你。」

因此,對那不需要吃羊奶的牧者,我們還要多說什麼呢?他們更慈善,或更好說:他們更慷慨地盡好他們施恩行善的職責;他們能夠這樣做,是按他們所能做到的。這些牧者固然應受讚美,其他的也不可予以指責。因為保祿宗徒自己並未要求別人的施捨。可是,他切望他的羊群繁殖多產,而不願牠們不育而缺奶。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一)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我們是基督徒,也是牧者

聖奧思定主教論牧者
我們是基督徒,也是牧者

我們的全部希望在於基督,祂自身就是我們真實的榮耀和救恩,你們不只一次聽過這端道理。因為你們屬於那牧養以色列的牧者的羊群。但因有一些司牧,只願享有司牧的美名,而不願善盡司牧的職責,所以我們要重述天主藉先知向他們所說的話。請你們注意聽,我們也都要戒慎恐懼地聽。

「上主的話傳給我說:人子,你該說預言,攻斥以色列的牧者;向他們講話」。我們剛聽到以上的讀經;因此,我們決意要向諸位說幾句話。如果我們不說我們的事情時,那麼天主自己會來協助我們講真理。因為如果我們說我們自己的事,我們將是牧養自己,而不是牧養羊群的牧者了;反之,如果我們所說的是來自祂,那麼,不論誰說話,都是基督在牧養我們。

「吾主上主這樣說:禍哉以色列的牧者!你們只知道牧養自己。難道牧者不該牧養羊群嗎?」這就是說:牧者不應牧養自己,而應牧養羊群。這便是這些牧者之所以被責為:「只牧養自己,而不牧養羊群」的主要原因。那麼,誰是那牧養自己的牧者呢?保祿宗徒談到他們時曾說:「他們都謀求自己的事,而不尋求耶穌基督的事。」

主賦予我這司牧的職位,不是出於我的功德,而是出於祂的垂愛,祂要我交代的帳目充滿危險。這職務應分兩方面說:一方面我是基督徒,另一方面,我也是司牧。我之所以為基督徒,是為我自己;而我之所以為司牧,乃是為了你們。因為我是基督徒,所以要注意我自己的利益;因為我是司牧,所以要注意你們的利益。

有許多人雖然是基督徒,卻不是司牧;他們沒有重擔,也許更容易、更順利地走到天主臺前。而我呢,我既然是基督徒,就該向天主交出我一生的帳目;同時,我既然是司牧,也該向天主交出我牧職的帳目。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聖額我略一世厄則克耳先知書釋義:我為了愛基督,而完全獻身於宣講祂

聖額我略一世厄則克耳先知書釋義
我為了愛基督,而完全獻身於宣講祂

「人子!我派你作以色列家族的守衛。」要注意,上主所派遣的宣道者,常被視作守衛。一個守衛常站在高處,好能遠眺一切可能發生的事。無論誰站在民眾守衛的崗位上,就該在自己的品德方面站在高處,好能時常警醒,多為民眾服務。

我說這些話,使我多麼痛苦!因為我說話時,正是自打耳光:我的唇舌沒有盡好宣講的職責;我的生活與我所宣講的原則也不符合。

我不否認我的罪過:我看到我的冷淡和疏忽。也許我自己認罪、將在仁慈的法官前、為我獲得寬恕。的確,當我在隱修院時,能控制我的口舌,不說無用的話,使我的心靈幾乎不斷地專注於祈禱。可是,在我背負牧靈之職的重擔之後,我的心靈就再也不能常常收歛了,因為有許多使我操心的事。

教宗聖額我略一世 St Gregory the Great

事實上,我為職責所迫,有時要處理教會的事,有時要處理隱院的事,又多次對某些個人的生活和行為,要加以審斷;有時我還必須負責去處理一些公事;有時對野蠻人的侵襲,不得不憂慮,又害怕惡狼危脅天主所託給我的羊羣。有時我必須為物質的事物操心,為使那些為修院規則所約束的人,不致缺乏援助;有時候,我應安心忍受搶劫的行為;有時候,我該反對他們,以確保愛德。

我的心靈常思慮如此繁重的事務、而致分散、割裂,如何我才能收心,以便完全注意宣講,而不放棄宣講的天職呢?然而由於我地位的關係,我必須多次與世俗人交往,有時我對管制口舌就有所鬆懈。因為,假設我常太嚴格持守講話的規則,我知道:那些較軟弱的人要遠離我而去,而我永遠不能吸引他們達到目的,一如我所希求的;因此,我多次耐心地聽他們的閒話。但是我本人也是軟弱的,因而逐漸加入了他們的閒話:我也開始說那些我先前所不甘願聽的話。而且,我起初所厭惡的事,最後自己却認為是一種樂趣。

那麼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守衛呢?我還躺在那軟弱的山谷裏,而沒有站在工作的山頂上。但那人類的造主與救主是全能的,雖然我不配,祂竟然賜我度崇高的生活,使我的宣講產生實效。我為了對祂的愛,而完全獻身於宣講祂。

(9月3日.大聖額我略教宗紀念)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三)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三)     恩保德

「這種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在整頓培養禮儀時,是必須極端注重的。」(禮儀憲章14)

在決定那些禮節及經文需要革新或如何革新時,梵二廣泛地利用這一準則。現就彌撒的禮儀改革舉出相關例子:

「修訂彌撒禮典時,務必使每一部分的特點及其彼此之間的聯繫,清楚表現出來,並使信友更容易虔誠而主動地參與。因此,只要確切保存其基本要素,禮節要簡化;歷代所作的重複或無用的增添,應該除去;某些年久失用的部分,如果適宜或需要,應該按照教父們的原始傳統,恢復起來。」(禮儀憲章50)

一九六九年四月三日,教宗保祿六世頒布的《新彌撒規程》(Novus Ordo Missae),忠實地跟隨《禮儀憲章》所定而編纂。現隨彌撒之程序觀察,教會如何改革特倫多彌撒:

進堂式的簡化是為彰顯全體會眾的參與。信眾詠唱進堂詠完畢,主祭已步至祭台前。主祭不須如特倫多彌撒所定,站在祭台下背誦對經:「我將奔赴上主的祭台前……」繼而是聖詠第四十二篇,然後主祭步上祭台,在祭台前獨自誦讀進堂詠。

在特倫多彌撒中,懺悔經需背誦多次,首先是由主祭背:「我向全能的天主……。」然後輔祭再背一次;但在新彌撒,進堂詠和懺悔經都是主祭和會眾一同的誦讀。

特倫多彌撒的集禱經可能有兩至三篇,而新彌撒只有一篇。新彌撒的集禱經亦用以結束進堂式及準備會眾的心靈去聆聽天主的聖言。這是簡化禮節的另一實例。

如上所述,進堂式的簡化不但使信友能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慶典,也保留禮節的本質。

特倫多彌撒分成兩部份:為慕道者的彌撒和為信友的彌撒。彌撒的這兩個主要部份不易釐清,因而令信友對禮儀的參與是被動的。當時的歐洲,其實已無成人慕道者,因為很多人在嬰兒時已接受洗禮。成人的入門禮是由梵二推展的。

梵二的教長們以牧者之心寫道:

「組成彌撒的兩個部分,即聖道禮儀與聖祭禮儀,彼此嚴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敬禮行動。因此,神聖會議懇勸牧靈人員,在教授要理時,務必用心訓導信友參加完整的彌撒,尤其在主日及法定慶節。」(禮儀憲章56)

現在,教導信友有關彌撒的兩個部份已較前容易:「彌撒的兩個部份,組成一個整體的敬禮行動。」信友藉著聖言的餐桌(聖道禮)及聖體的餐桌(聖祭禮)獲得滋養。

特倫多彌撒《讀經集》內的讀經極少,據統計彌撒選用的讀經,舊約只佔百分之一,而新約則佔百分之十六點五。由於常年的讀經是以一年為週期,因此每年都重複讀著相同的讀經。天主教徒不太熟悉聖經,所以梵二強調:「為給信友們準備更豐盛的天主言語的餐桌,應該敞開聖經的寶庫,以便使教友們,在規定的年限內,能夠讀到聖經的重要部份。」(禮儀憲章51)

貧瘠的餐點被豐富的盛宴取代。四篇主日讀經(讀經一選自舊約、答唱詠選自聖詠、讀經二選自新約、福音)以三年為一循環,而平日讀經以兩年為一循環這妥善的編排,幫助信友明白及參與天主的救恩史;這救恩史在耶穌的苦難、死亡、復活及升天的逾越奧跡中達致高峰。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九年修訂的《羅馬感恩祭讀經》可說是彌撒禮儀革新的寶石。雖然某些聖經學者曾指出其中的瑕疵,但信友卻普遍接受。該書現已成為其他基督教教會選擇讀經的基礎。

此外,另一值得鼓舞的改革是准許平信徒讀經員於彌撒中,在至聖所的讀經台,以當地的語言宣讀聖經。在梵二的所有文件中,「平信徒」這名稱包括了男性和女性。讀經員,無論男或女,都是在履行真正的禮儀職務(禮儀憲章29)。值得一提的是:教宗庇護十世在一九零三年頒布的《關注的事件中》(Tra le sollecitudini)通諭中,推介平信徒積極參與禮儀(actuosa partecipatio),但禁止女性,包括修女及初學生,在讀經台讀經,或參加聖詠團,因為這些職務只專為男士而設。

為使信友能有效地參與禮儀,信友的持續培育是必要的。講道及普通的轉求(信友禱文)是「某些年久失用的部分,如果適宜或需要,應該按照教父們的原始傳統,恢復起來」(禮儀憲章50)的例子。

「講道是禮儀的一部分,極應推重,藉以遵照禮儀年的進展,從聖經中發揮信德的奧蹟和基督化的生活原則;並且,在民眾聚會的主日及法定慶節彌撒內 ,無重大理由,不得略去講道。」(禮儀憲章52)

「福音及講道之後的『公共禱詞』或『信友禱詞』,應該恢復,尤其是在主日及法定慶節;以便使民眾參加,為聖教會、為國家的長官、為遭受各種困難者、為整個人類及全世界的得救而祈禱。」(禮儀憲章53)

(系列之十六)

(原載公教報2011年9月4日)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二)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二)     恩保德

為何「所有信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禮儀憲章14)如此重要?

梵二提出了兩個原因:首先,「因為這是禮儀本質的要求」。在禮儀中,藉著可見的標記,耶穌基督延續祂聖化人及光榮天主的工作。「基督子民儘可能容易理解,並能完整地、主動地、以團體形式參與典禮。」(禮儀憲章21)此外,「基督信眾藉洗禮而獲得的權利和義務,他們原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獲救的民族』(伯前2:9,參閱2:4-5)。」(禮儀憲章14)

司鐸藉聖秩聖事獲得主持感恩祭的權利和義務,而信友則藉聖洗而獲得積極參與感恩祭的權利和義務。

在此,我希望重拾我個人的兩則回憶。我年輕時(數十年前),我在歐洲,我還記憶猶新,每當一位勇敢的琴師在彌撒中開始演奏一首流行的意大利聖歌時,即時會感到人心雷動,人人都立即加入詠唱(只有司鐸一人被限制要用「官方語言」--拉丁文詠唱)。當時,我感到大家的共同信仰,大家都喜樂地一齊慶祝。相反,就算是意大利人耳熟能詳的額我略聖詠,也無法成為大眾流行的聖歌。

除此之外,我還記得我在香港初次嘗試進行禮儀革新時,我在彌撒中用廣東話唱了一首短短的聖歌,而那聖堂的聖詠團傳統上是唱額我略聖詠和拉丁文聖歌的,偶爾他們也會唱英文的聖歌。這次試驗簡直是一大災難。聖詠團感到自己被羞辱,許多人感到大惑不解而離開聖堂……這廣東話歌曲類似流行的廣東小調,或好像「唱大戲」,令他們困惑。可是,在四十年後,情況剛好相反。大多數香港天主教徒已視廣東話聖歌為他們的傳統表達信仰方式,亦是有助信友團體參與禮儀的工具。在主日感恩祭中,每當我以廣東話唱天主經時,我感到我與中國教會的深邃共融,我是屬於中國天主教會的。雖然廣東話並不是我的母語,而拉丁文在某程度上是,但就算在主日感恩祭中以拉丁文唱天主經,我也無法有相同的感受。問題不在於聖歌的藝術價值,而是因為這類聖歌所表達出參與者的共同意願。

(系列之十五)

(原載公教報2011年8月28日)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一)

憶念梵二: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一)     恩保德

在歐洲,禮儀運動呼籲信友積極參與禮儀慶典,並向信友推介以他們的語言編纂的彌撒經書,讓他們在彌撒中明白司鐸所誦念的拉丁文。彌撒經書真是非常實用的工具。雖然當時仍未算是團體式的參與,不過,已比前跨出一大步。一九零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教宗庇護十世頒布的《關注的事件中》(Tra le sollecitudini)通諭中,論述信友參與禮儀時,用了一個非常引入注目的詞句:「actuosa partecipatio」(積極參與)。禮儀運動即以此作為標誌。梵二的教長們也接納這一概念,並在整份《禮儀憲章》中清晰地表達出來:「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禮儀憲章14),「基督子民儘可能容易理解,並能完整地、主動地、以團體形式參與典禮」(禮儀憲章21),「所有信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禮儀憲章14),「深深體會奧蹟,有意識地、虔誠地、主動地參與神聖活動」(禮儀憲章48),「在內心外表,都能主動參與」(禮儀憲章19)等。

梵二多番指出信友積極參與禮儀的重要;信友積極參與禮儀亦成了禮儀革新的準則。

「這種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在整頓培養禮儀時,是必須極端注重的,因為禮儀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所以,牧靈者在其全部牧靈活動中,必須以適當的教育方法,用心去追求。」(禮儀憲章14)

令信友積極主動參與感恩祭是非常費力卻是必要的牧民工作,更是牧靈者的持久工作。基督徒禮儀並不僅是遵從一些指定經文或姿勢,伴以訓練有素聖詠團唱出額我略聖詠的儀式。司鐸們首要的任務就是訓練信友積極主動且有效地參與禮儀。

「牧靈者應以勤奮、耐心,關照信友的禮儀訓練,並比照其年齡、身份、職業和宗教知識程度,使在內心外表,都能主動參與。牧靈者這樣作,正是作到了忠實的分施天主奧蹟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他們在這件事上,不僅應以言語,而且應以榜樣,領導自己的羊群。」(禮儀憲章19)

梵二的教長們都是主所託付領導祂羊群的牧人(請謹記參與梵二的主教多是教區主教,其實職是服務各自的教區),他們真正了解在其教區內各堂區的牧民問題,因此,他們常以牧者之心,在他們的文件中,提出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去達成革新的目標。

「為促進主動參與,應該推行群眾的歡呼、回答、詠頌、對經、歌唱,以及身體的動作、姿態。在適當的時間,也要保持嚴肅的靜默。」(禮儀憲章30)

多個世紀以來,在歐洲,甚至是歐洲傳教士所到之處,因著這些傳教士所帶的家鄉傳統,信友參與彌撒的態度都是相當被動的。對那些終日勞碌,很想在主日到聖堂去享受片刻安穩寧靜的信友,禮儀革新定是他們一大挑戰。他們感到新的彌撒要求多多,與一大群人用當地的語言一起唱歌,一起聆聽聖言,令他們感到尷尬。他們被迫離自己的私人角落,被迫與團體一起背負共有的責任。數十年來,他們已習慣在沒有團體的束縛下「望彌撒」。「望彌撒」或「聽彌撒」驟變成為團體的慶典。若要幫助信友成為團體慶典中的一員,新的禮儀培育是必須的,新的靈修也是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梵二的教長們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中,經過艱苦激烈的辯論,《禮儀憲章》才得以誕生。讓我們看看就《禮儀憲章》第二章(論至聖聖體奧蹟)及第三章(論其他聖事及聖儀)的投票情況。決議須得到三分之二票數才得以通過。梵二的教長們可以投贊成票(placet)、或贊成不過有保留(placet iuxta modum)、或反對票(non placet)。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四日,教長們須投票表決《禮儀憲章》第二章。當時出席的人數是二千二百四十二人,三分之二票數應該是一千四百九十五。投票結果是:贊成的有一千四百一十七人,贊成不過有保留的有七百八十一人,反對的有三十六人,還有八票作廢。贊成的不超過三分之二,於是第二章須要再次討論及重寫。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八日是決議第三章的日期。二千二百四十二人中,一千零三十人投贊成票,一千零五十四人贊成不過有保留,三十人反對,三票作廢,又一次不超過三分二票,第三章不被通過。整份《禮儀憲章》的最終決議是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二千一百四十七票贊成,四票反對。這是天主教會真正負責任,即所謂共治精神(collegiality)的一個令人驚訝的例子。全球主教與羅馬主教--教宗重新團結,謀求共識,成就《禮儀憲章》,使之成為拉丁禮革新的領導力量。

(系列之十四)

(原載公教報2011年8月21日)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有秩序的(下)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有秩序的(下)     恩保德

「輔祭員、讀經員、釋經員,以及屬於歌詠團的團員,都是在履行真正的禮儀職務。因此,他們應該面對如此偉大職務,及天主子民對他們的合法要求,以相稱的虔誠與秩序,去執行自己的任務。所以,他們每人應按自己的程度,用心吸收禮儀精神,並學習按禮規秩序盡自己分內的任務。」(禮儀憲章29)

平信徒輔禮人員並不是低級神職人員或司鐸的助手(雖然輔祭的意大利文chierichetti直譯是小神職人員);他們在聖化他人及光榮天主上有著各自的角色。他們都是在履行真正的禮儀職務。當讀經員誦讀聖經時,全體會眾,包括司鐸都集中注意力在讀經台;當聖詠團在詠唱時,他們也是在履行真正的禮儀職務……請注意以上所列的禮儀職務並不是法定職務的最終名單,梵二希望給平信徒輔禮人員在禮儀上開啟一扇門。

在這時刻,我們真的不要為已被教會認可的送聖體員或其他人員未有列入平信徒輔禮員之列而爭拗,認為梵二沒有視他們為輔禮員。我們更應將時間放在主日彌撒的禮儀革新上。對輔祭員、讀經員、釋經員、歌詠團的成員、唱經員、以及送聖體員培育的目的,是要使他們能「用心吸收禮儀精神,並學習按禮規秩序盡自己分內的任務。」

誰有權訂定禮儀慶典的規則呢?

在梵二以前,教宗是唯一有權訂定禮儀事務真確性的人。一九一七年的《聖教法典》申明拉丁教會唯一有權訂定禮儀事務的人是教宗。主教的職權只限於處理當地的「公眾善功」(popular piety)。主教不能出版任何禮儀書籍。按照舊的《聖教法典》,並沒有清楚界定「禮儀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也含有隨時代而改變的成分」這點,所有提示都在同一程度上「有義務遵守」及「不能改變」、或「不能取代」。禮儀運動強調要研究主教在禮儀事務上的權責。在梵二的籌備會議上,被強烈捍衛的兩個觀點,《禮儀憲章》作出以下的妥協,它一方面肯定:

「管理聖教禮儀,只屬於教會權力之下:就是屬於宗座,及依法律規定,屬於主教權下。」(禮儀憲章22.1)

但另一方面卻明確說明主教訂定禮規的權限:

「地方教會:遵照主教們的命令,按習慣或合法批准的典籍而行的聖善事工,也具有特殊的價值。」(禮儀憲章13)

此處指出的並不是禮儀的儀式,而是「地方教會的聖善事工」;請注意《禮儀憲章》是梵二教長們所討論的首份文件,後來的《教會憲章》更成熟地表達有關地方教會的神學概念。一九八三年頒布的《天主教法典》則清楚地反映這成熟的觀點:

「神聖禮儀的監督,只屬於教會權力,即屬於聖座,並按法律的規定,也屬於教區主教。……教區主教在所轄教會內,並在其權限內,有權發佈禮儀法規,明令遵行。」(天主教法典838.1,4)

(系列之十三)

(原載公教報2011年8月14日)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有秩序的(上)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有秩序的(上)      恩保德

教會不是一個組織;教會是一個身體,基督的奧體。因此,教會團體內作為肢體的各成員,肩負不同的功能,以組成一個健康的身體。就是同一的聖神,耶穌的聖神,自由地分施給各人祂的恩寵。各種功能沒有優次之分。所有職務都有各自的角色和尊嚴,必須互相尊重,彼此合作,以完成各自特定的功能及整體的職務。

「在舉行禮儀時,無論是司祭或信友,每人按照事體的性質和禮規,盡自己的任務,只作自己的一份,且要作得齊全。」(禮儀憲章28)

就以上所述,梵二究竟希望改革甚麼呢?梵二以前的禮儀,即特倫多禮儀,主禮司鐸須低聲誦讀所有在彌撒中由其他人讀出或唱出的經文,就像禮儀中的每一事情經主禮司鐸批准即成為合法及正確的。當時的禮儀真正是屬於「神職的」。禮儀職務單只是神職人員的職務,平信徒並無任何可參與的部份。大多數天主教徒對平信徒司祭職簡直是聞所未聞;在單調的至聖所上,禮儀的各種職務顯得不必要。為何天主教禮儀會演變成為「神職的」?這情況又在何時開始?在歐洲,這情況在中世紀開始,用以「治療」宗教改革所造成的「創傷」。禮儀「神職化」亦在不同時代的聖堂建築中看到。天主教的建築物是當時神學的忠實鏡子。那些充滿創意的宏偉主教座堂常建築在當地的貧民窟中,成為今日令人驚嘆的信仰和美學上的見證。的確,教堂內的極度寧靜,穿透彩光玻璃的幽暗光線,管風琴加上韻律多變的悅耳音樂,偉大的額我略聖詠,聖詠團……穿著莊重且漂亮的神職行列,還使用了只有神職人員及有識之士才懂得的拉丁文……凡此種種,營造出極其超現實的神聖氣氛……

那麼,我們該問:在這些座堂內的人的地位和角色是甚麼?神職人員主持禮儀,在場人士普遍都樂意做靜默的觀眾;他們各自誦念自己喜歡的禱文,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意向,他們聆聽司鐸的講道,他們經驗到神聖、奧妙和超凡的感覺;他們很少領聖體,但為他們虔敬的生活,他們已領受了足夠的食糧。

幾個世紀之後,社會有著極其重大的改變:人們的教育程度大大提升,教育已非神職人員專享之物,教育已經普及化。此外,歐洲各國有其各自的語言,而拉丁文已不再是日常通用的語言了。再者,神職人員在社會上的地位也徹底改變了,平信徒的角色日見明顯。禮儀運動確實在平信徒培育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梵二覺察到禮儀運動以這一方式革新禮儀,使人們醒覺來注視自己的尊嚴、自己的角色、使命和責任。

「禮儀行動屬於教會全體,表達教會全體,並涉及教會全體;但是教會的每一個成員,按其聖秩、職務和主動參與的程度的不同,其對禮儀行動的關係也不同。」(禮儀憲章26)

以上所述表達出禮儀神學的新概念。基督徒禮儀並不是由教會某些成員表演的禮節。基督徒禮儀是教會全體的。這革命真的需要基督奧體的每一成員改變心態。我們革新禮儀,同時禮儀亦革新我們及塑造我們成為天主的子民,好能慶祝天主的奧秘。今日我們常說:「面對群眾的司鐸」或「在司鐸後面或旁邊的群眾」……或「全體向著同一方向」等,這些說法仍未能回答最基本的這個問題:「那些人應站在司鐸的前面,那些人應站在司鐸的後面或旁邊及他們在禮儀的角色為何?」

(系列之十二)

(原載公教報2011年8月7日)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聖巴其安主教論聖洗 天主,誰能像祢一樣除去我們的罪孽呢?

聖巴其安主教論聖洗
天主,誰能像祢一樣除去我們的罪孽呢?

「我們現在帶著那屬於土的人的肖像」,「因為那第一個人出於土,是屬於地上的;第二個人出於天,是屬於天上的。」親愛的弟兄們,我們若如此行動,就不再死亡了。縱然我們的肉體死去,我們將在基督內生活;誠如基督親口說過的:「誰若信我,即使死了,仍將生活。」

我們有吾主為證,確知古聖祖亞巴郎、依撤格、雅格,以及其他諸位天主的聖人都活著。因為主說的「天主是活人的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就是論他們說的。保祿使徒論及自己說:「為我,生是基督。死是福;我切望死去,而與基督同在。」又說:「我們幾時住在這肉身內,就是與天主遠離。因為我們現今只是憑信德往來,並非憑親眼目睹。」親愛的弟兄們,這就是我們所信仰的道理。此外,「如果我們只寄望於今生,我們就是眾人中最可憐的了。」你們知道:世界上的生命,無論是為人的,或是為飛禽走獸的,都是大同小異的。但為人所專有的就是永遠的生命。這是基督藉著聖神所賦予我們的生命;但祂的條件是:我們不再犯罪。因為正如犯罪招致死亡,修德避免死亡。同樣,犯罪失去生命,修德保存生命。原來「罪惡的薪俸是死亡,但是天主的恩賜,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內的永生。」

那救贖我們的,就是祂;誠如聖使徒所說的:「祂赦免了我們的一切過犯;塗抹了那反對我們告發我們對誡命負債的債務,把它從中除去,將它釘在十字架上。解除了率領者和掌權者的武裝,把他們公然示眾,仗賴十字架,帶著他們舉行凱旋的儀式。」基督解開了我們的腳鐐手銬,誠如達味所說的:「上主扶持跌倒的人;上主釋放囚犯;上主開啟瞎子的眼睛。」他還說過:「上主!祢將我的鎖鍊給我開釋,我要獻給祢讚美之祭。」事實上,我們通過聖洗聖事,擺脫了罪惡的桎梏,共聚在吾主的旗幟下,我們因基督的血及祂的聖名成了自由人。

因此,親愛的弟兄們,我們曾一度被洗淨,曾一度得到自由,也曾一度而為永遠被迎接到不死的王國中。誠如達味所說:「罪惡蒙赦免,過犯被遮掩的人,真有福氣」,一次而為永久。因此,你們要高興地保持所領受的恩寵,永不再犯罪;今後,你們要保持冰清玉潔,纖塵不染,直到主的日子。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聖巴其安主教講道詞:論聖洗 我們藉聖神,在基督內度一個新生活

聖巴其安主教講道詞:論聖洗
我們藉聖神,在基督內度一個新生活

亞當的罪傳及整個人類,一如聖使徒所說:「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此,基督的義德也需要傳及整個人類。正如亞當因罪而使自己的後裔墮落;同樣,基督因自己的正義使整個人類復生。故聖使徒對此強調說:「正如因一人的悖逆,眾人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正如罪惡怎樣藉死亡為王,恩寵也怎樣藉正義而為王,使人獲得永生。」

有人或許責難我說:「眾人既由亞當所生,則他的罪理當傳及眾人;但我們既由基督所生,怎能因祂而得救呢?」你們不要想肉性的事。你們將會領悟我們如何由基督所生。時期一滿,基督從瑪利亞身上,取得肉軀與靈魂,而成為人:祂來到世上,正是為救此肉軀;祂沒有把它留在陰府,而把它同自己的神合成一體,使之成為己有。這就是基督與其「肉軀」所結的婚姻,其目的是按此偉大的奧蹟,基督與教會二者能合為一體。

當聖神降臨時,基督的子民,就從這個婚姻中出生。我們靈魂的實質,與天賦的恩寵結合,就在慈母教會的懷中孕育,出生時,就在基督內生活。因此,聖使徒說:「第一個亞當成了生靈;第二個亞當成了使人生活的神。」基督在教會內,就這樣通過自己的祭司,產生了自己的子民,誠如聖使徒所說:「我在基督內生了你們。」就是這樣,基督藉祂的聖神使人出生:祂使人在母懷中孕育,並藉祭司之手,通過洗禮而誕生,以信仰作為證人。

所以,我們該接受基督,好使我們生於基督,因為聖若望使徒說過:「凡接受祂的,祂給他們,即給那些信祂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可是,誰要成為天主的子女,非藉洗禮、堅振與主教不可。因為人藉洗禮而得罪赦;藉堅振而得領受聖神;但這兩件聖事都是藉主教的手和口而完成。如此,整個的人都在基督內重生與革新。就如「基督從死者中復活,同樣,我們要度新生活。」這就是說,我們應該放棄錯誤的舊人生活,而藉聖神在基督內度一個新生活。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團體的慶典

憶念梵二:禮儀慶典是團體的慶典     恩保德

「我信天主及耶穌,但我不相信教會。」

「我喜歡在自己的房間或在了無一人的聖堂內獨自祈禱,我感到這樣比較寧靜和神聖。」

「主日彌撒太多人、太多禮節、太嘈吵了!」

某些天主教徒依然發出以上這些意見,他們表達了自己在教會團體中祈禱及宣認信仰的不安和勉強。在梵二以前,司鐸舉行彌撒聖祭,習慣上也是「近乎私下」形成的。就算許多神父隷屬一個堂區聖堂,他們也會在聖堂周邊的小堂各自舉行彌撒,聖堂周邊這些小堂就是為了這一目的而建造的。有時,我們可以見到有神父在中央的主祭台舉行彌撒,另一神父則在周邊小堂為嬰兒付洗,而另一邊小堂可能在舉行追思亡者彌撒……一切都在同一時間內進行。在修院,情況也是一樣: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周邊小堂舉行不同的彌撒是很普遍的現象。梵二恢復最古老共祭彌撒的傳統,因為共祭頗能顯示司祭職的統一性,並強調禮儀慶典是團體的慶典(禮儀憲章57)。


梵二的禮儀革新是以健全的基督徒禮儀原則為基礎,強調禮儀職務的團體性:

「禮儀行動並非私人行為,而是教會的典禮,教會則是『合一的聖事』,就是在主教權下集合、組織起來的神聖子民。所以,禮儀行為屬於教會全體,表達教會全體,並涉及教會全體;但是教會的每一個成員,按其聖秩、職務和主動參與的程度的不同,其對禮儀行為的關係也不同。」(禮儀憲章26)

禮儀慶典是教會的慶典。教會臨在於每一地區性的信友團體,無論那些團體是如何渺小或貧窮,《教會憲章》稱:

「基督的教會,真正存在於每一個地區性的信友的合法團體中;這些團體跟隨著他們的牧人,在新約中也稱為教會……在這些團體中,無論如何渺小貧窮,或在窮鄉僻壤,都有基督親臨其間,因祂的德能而聯合成惟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教會憲章26)


教會「真正存在於每一個地區性的信友的合法團體中」這一重要信念,是有聖經記載的事實根據的。「教會」(ekklesia)一詞在新約中開始應用,該詞常運用於不同情況。有時指的是「普世教會」:「耶穌對伯多祿說:『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瑪16:18);有時是指散居於某一地區的會眾:「教會既在全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得了平安,遂建立起來,懷著敬畏上主之情行動,並因著聖神的鼓勵,逐漸發展」(宗9:31);或是指某一地方的信徒團體:「蒙召為耶穌基督宗徒的保祿和索斯特乃弟兄,致書給格林多的天主教會」(格前1:1-2);「教會」一詞許多時亦指信徒小團體。保祿在羅馬書中問候他的好友及助手:「請問候普黎斯加和阿桂拉,他們是我在耶穌基督內的助手……還請問候在他們家中的教會。」(羅16:3,5)就算是在朋友家中聚會的一個信友小團體--家中的教會,也顯示整個教會。根據事實,參與慶典的會眾又怎能是普世教會或本地教會;不過,我們相信,任何由會眾舉行的禮儀慶典都是整個地方教會或普世教會的慶典。「禮儀行動屬於教會全體,表達教會全體,並涉及教會全體」(禮儀憲章26)。同一文件再深入解釋這一教導,並說明參與慶典的會眾是「在主教權下集合、組織起來的神聖子民」。

每一主教與世界上其他主教,以至羅馬主教--教宗聯合在一起,形成象徵普世共融的主教團。這就是感恩經主祭念:「上主,求你垂念普世的教會、我們的教宗……我們的主教……」的原因。教會又稱為「合一的聖事」,這名稱在梵二的其他文件中多次使用,並予以發揮。教會是耶穌的奧體,耶穌是不可見天主的聖事,因此,教會本身也是聖事,是耶穌臨在教會的祈禱和行動的標記。《教會憲章》論及教會使命時說:

「使教會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個人。教會在基督內,好像一件聖事,就是說教會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教會憲章1)

教會的奧跡與聖體的奧跡相關。我們領受基督的身體時,我們成了祂的奧體。

「實際上,『分享基督的體血,惟一的作用,就是使我們變成我們所領受的』。」(教會憲章26)

會眾分享基督的體血即成了耶穌的奧體--教會。《禮儀憲章》在說明禮儀的地位時補充:

「禮儀本身的性質,含有團體舉行,並需要信友在場主動參與的意味,則應該盡可能強調此點,要比個人或幾乎傳於私下的舉行為優先。雖則任何彌撒本身都是公開的、社團性的;這優先權特別是針對舉行彌撒而言,也對施行聖事而言。」(禮儀憲章27)

會眾為參加禮儀慶典而聚集,明顯地他們已是教會。教會就是參與禮儀的會眾:天主的子民、基督的奧體、聖神的宮殿,地上或天上教會的肖像。這教會被召去祈禱、去福傳、去默觀、去行動。當我們在彌撒中誦念信經時,我們念:「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我們可以環看四周及指出:教會就在這裏,就是在這聚會當中。信友的禮儀培育是首要的。寶藏已交給了我們這一班牧者,來幫助信友察覺他們的召叫和使命。他們渴求這份滋養以加深他們對信仰的了解,並使他們更能領受天主的恩寵。

(待續.系列之十一)

(原載公教報2011年7月31日)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七)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七)     恩保德

(vi) 「禮儀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但也含有可變的成分,那是可以隨時代而改變的。」(禮儀憲章21)

不是所有禮儀標記都是耶穌基督建立的;大部份標記是後來加進去的,而有些則變得不合時宜了。梵二申明:

「慈母教會,為使基督信眾在禮儀中確能獲得豐富的恩寵,切願設法對禮儀作一全盤的整頓。原來禮儀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但也含有可變的成分,那是可以隨時代而改變的,而且如有不甚符合禮儀本質的成分,混入其中,或者不能適應時代,則更必須加以修改。在進行整頓時,應該對經文及禮節加以處理,務必使其所指的神聖本質,明白表達出來,並使基督子民盡可能容易理解,並能完整地。主動地、以團體形式參與典禮。為此,大公會議決定下列各項原則……」(禮儀憲章21)

禮儀原則中的「不能改變」或「可變」,以及「有義務遵守」或「非必須遵守」,明顯地比特倫多禮儀原則所用的「合法」或「不合法」進步。特倫多禮儀的禮規和規則必須依循嚴謹的法理原則,並將禮儀的每一成分訂定為「合法」或「不合法」。經文、姿勢、音樂,不管是「不能改變的」或「可變的」都細緻地編纂入冊;若主禮司祭作出任何改動,該慶典將會被判為「合法」或「不合法及無效」。在新的彌撒經書中,我們可以經常找到有關禮節的指示,如:「主禮可用以下或類似的話,向團體致辭」等等;就是革新後的分別。主禮可從提供的幾式經文或讀經中選擇較合適的。主禮的最主要責任再不是「嚴守禮節」(ritus servandus),而是選擇以適當的形式去舉行慶典使參與者真誠地全情投入慶典(ars celebrandi)。從「嚴守禮節」進階至「真誠地全情投入慶典」是一條漫長而難走的路。《禮儀憲章》簡明地描述此一轉變:

「所以,牧靈者應該注意,使在禮儀行為中,不僅為有效及合法舉行而遵守法律,而且要使信友有意識地、主動地、實惠地參與禮儀。」(禮儀憲章11)

《禮儀憲章》每次論及司鐸「培育信友禮儀精神的責任」時,都稱司鐸為「牧者」(pastores)。《彌撒經書總論》這樣補充說:

「此外,(牧靈者)也要使他們(信友)知道,教會有權規定聖事的施行方式,只要不影響到聖事的本質。教會亦有權因應時代、地方和情況的需要,為了對聖事的尊敬及信友的神益,而制定規矩,並作某些更改。但同時,也應引導信友,要渴望盡善盡美地參與這神聖禮儀(按:即兼領聖體聖血),藉此使感恩祭宴的標記更完善地顯示出來。」(彌撒經書總論282)

過去五十年,就以上問題,爭執延綿不斷、無數的指控和反駁。有些人期望重返舊日的「嚴守禮節」,人人堅守;他們認為這種「一致」足以創造和諧合一的感覺;但在梵二以後,在革新和有調適可能的熱潮推動下,文化融入、改革創新所牽起的事件,給予指控禮儀革新的人充足的把柄把一切歸咎於禮儀革新,因為禮儀革新包庇這些「任性的實驗」(wild experiments),而製造混亂。「任性的禮儀實驗」(wild liturgical experiments)一詞經過傳媒的誇大和渲染,多次(現仍常用)用來描繪某些不同的地區實況,描寫每一地方的意思都不同。「任性的實驗」可能是:某些地方除宣讀聖經外,還選讀該地方的古文,或在彌撒中使用加了酵母的麪餅;而在另一些地方,不唱或不讀進台詠已被認為是「任性的實驗」。我還記得當年有某本雜誌首度把信友手領聖體的相片登出。當時領聖體是由司鐸把聖體放在信友的舌上,因此手領聖體被視為褻瀆,而引起公憤。那本雜誌大賣。

我相信若我們再深究《禮儀憲章》,我們定會看清楚禮儀革新的原本精神,以尋求共識。可能,我們對原本精神在某些情況下如何實踐,有著不同意見,但這意見分歧並不構成反對革新的真正動機。也許,更甚的是我們以指控某些人「濫用禮儀革新」作為隱藏在我們內心抗拒禮儀革新的「屏風」。其實,我們可從文化融入及調適這些禮儀實驗中學習:文化融入及調適是相當困難的工作。在禮儀及文化的事務上,我們需要很多專業的知識及團體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本地團體的接納,使之成為最自然的工具去表達基督徒的信息。五十年只是一段很短的時間。《禮儀憲章》所講論的仍是很新鮮,很有啟迪作用。把開放的精神及對每一本地團體的尊重清楚表達出來。梵二希望:

「只要不涉及信仰及全體公益,連在禮儀內,教會也無意強加嚴格一致的格式;反之,教會培養發展各民族的精神優長與天賦;在各民族的風俗中,只要不是和迷信錯誤無法分解者,教會都惠予衡量,並且盡可能保存其完整無損,甚至如果符合真正禮儀精神的條件,教會有時也採納在禮儀中。」(禮儀憲章37)

(待續.系列之十)

(原載公教報2011年7月24日)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六)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六)     恩保德

(v) 為何需要可見的標記?

在禮儀神學分析甚麼是「標記」時,即觸及其最基本要解答的「禮儀問題」:為何須要藉感官可見的標記而獲得聖化使能光榮天主?

通常可從以下三種途徑獲得答案:

首先從人類學的觀點:人是由靈魂和肉身組成。靈魂須要肉身來接觸周圍的事物;除非藉著感官,沒有事物能進入靈魂內。

為我們基督徒,我們有基督學的觀點:我們相信不可見的天主藉降生成人的耶穌成為可見的。耶穌既是天主又是人。耶穌是不可見的天主在世的最大標記。耶穌是最原始的聖事;祂藉可見的標記延續祂在教會內作為聖事的任務。

最後是從教會的觀點:教會是耶穌的身體:教會是「樹立於各國之間的旌旗,將散居的天主兒女,齊集麾下。」(禮儀憲章2)

若沒有可見的標記,禮儀便不可能成為人的、或基督徒的、或教會的禮儀。言語是聽得見的標記,在禮儀中有著重要的角色。在禮儀中,天主聖言的宣讀、信友禱文、以及各種講解等都能帶出可見標記的意義:「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施洗」這句話亦帶出洗禮時浸入水中這可見標記的意義;同樣,為餅酒的標記也藉著「你們大家拿去吃: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及「你們大家拿去喝:這一杯就是我的血,將為你們和眾人傾流……」這兩段說話而顯得更有意義。

由此我們知道梵二對禮儀革新的願望:

「為能明白顯示,禮節與言語,在禮儀中有密切關係。」(禮儀憲章35)

「藉著禮節和經文,深深體會奧蹟,有意識地、虔誠地、主動地參與神聖活動。」(禮儀憲章48)

梵二小心地將「言語」配合「禮節」及將「禮節」配合「經文」,並強調言語在禮儀中的重要性。禮儀標記屬禮儀的最基本本質。如果要令禮儀有意義,禮儀標記必須為參與者所明白。如果禮儀只是一連串人無法明白的言語和禮節,那便近乎是迷信罷!這也可說明梵二大膽決定在禮儀中可使用當地人民的語言,於是教會敞開了一扇大門。多個世紀以來,羅馬禮都使用拉丁語。為牧民的需要,梵二作出改變的原因如下:

「在拉丁禮儀內,除非有特殊法律規定,應保存使用拉丁語。可是在彌撒內或在行聖事時,或在禮儀的其他部份,使用本地語言,多次為民眾很有益處,可准予廣泛的使用。」(禮儀憲章36:1,2)

梵二亦同時察覺到靜默為祈禱是需要的。特別是現今的音響系統有時會令聲音吵耳,太多讀經和講解會營造出不安的氣氛。梵二有以下建議:

「為促進主動參與,應該推行群眾的歡呼、回答、詠頌、對經:歌唱,以及身體的動作、姿態。在適當的時間,也要保持嚴肅的靜默。」(禮儀憲章30)

梵二所述「禮儀的靜默」,意指在禮節上一同守的靜默,所有在場的人(包括主持禮儀的司鐸)都要守的靜默。就如歌詠團稍停下來,未繼續詠唱之前,可伴以少許音樂。靜默是禮儀的一部份,也是耶穌臨在會眾中的標記。這一種靜默與參與特倫多彌撒的人所守的靜默不同,出席者全都默不作聲,只有主禮神父代表他們低聲誦念彌撒經文。梵二所述的「嚴肅靜默」乃天主與其子女間對話的一部份:

「在禮儀中,天主向祂的子民講話,基督仍在宣布福音,而民眾則以歌唱、祈禱,回答天主。」(禮儀憲章33)

靜默是這對話的一部份。以下是《彌撒經書總論》就聖道禮儀所守的靜默作出的指引:

「聖道禮儀應以有助於『默想』的方式來舉行。因此,應避免任何有礙收歛心神的倉卒方式。聖道禮儀中宜有片刻的靜默。這靜默要切合參禮團體,讓他們在聖神的推動下,汲取天主之聖言,並以祈禱作回應。這些靜默時刻,宜於聖道禮儀開始前、第一篇與第二篇讀經後,以及在講道後予以遵守。」(彌撒經書總論56)

(待續.系列之九)

(原載公教報2011年7月17日)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五)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五)     恩保德

(iv) 「在禮儀中,藉著有形可見的標記,且按每一標記專有的方式,表示並實現人的聖化。」(禮儀憲章7)

在禮儀中,復活的主的臨在及其司祭職務的施行就是基督徒禮儀的本質;目的在信徒的聖化和天主的被受光榮。信徒如何能理解此一隱藏的奧秘而領受耶穌的恩賜呢?梵二指是「藉著有形可見的標記」。耶穌藉每一標記行動,以每一標記專有的方式實現我們的聖化及光榮天主。水既象徵死亡及毀滅,亦象徵生命與生長。藉著聖洗的水,耶穌派遣祂的聖神引領我們進入耶穌死亡與復活的逾越奧蹟。在水中,我們經驗耶穌的死亡及我們的「死於罪惡」;在此同時,我們也接受復活的主的新生命,天主子女的生命。就此,我們得以聖化,而天主亦被受光榮。

逾越聖餐上的餅和酒象徵從為奴的生活中解放出來而重獲自由,以及與天主建立的盟約。耶穌使這餅酒的標記達致完滿:耶穌祝聖餅和酒,使之成為祂自己的體和血。吃這餅和喝這杯的人參與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祭獻,他們成了新而永久盟約的子民,並在現世的旅途上獲得滋養直抵天鄉;是以,我們的聖化和天主的光榮得以圓滿地達成。其他的每一聖事標記也是一樣。

在此,我想一提梵二改革某些標記的原因:

「極應鼓勵信友更完善的參與彌撒,就是在司鐸領聖體後,信友們也領受在同一聖祭中所祝聖的聖體。」(禮儀憲章55)

梵二注意到在該大公會議前的慘況:大部份天主教徒只出席彌撒,而非參與。很少人明白參與彌撒的意義。我們上了年紀的這班人仍記得當年的情況。出席彌撒的人很少會領聖體;而領聖體的人可以隨時領:在彌撒前(從聖體櫃取出另一台彌撒祝聖了的聖體),或在任何沒有彌撒進行的時間。彌撒為他們只是念經的時間,而聖體亦不被視為參與耶穌祭獻的最完善方式。我的父母也是這樣;不過,他們對信仰的虔敬令我欽佩。我實在無意批評任何人,我只想對梵二的禮儀革新有更佳的認識而已。禮儀運動對信友及神職人員的培育確實貢獻良多。梵二清楚表達教會的最古老信念。《禮儀憲章》第五十五條舉出第二個例子:

「只要不損及特倫多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所定的教義原則,在宗座將要指定的情況內,主教們可以斟酌准許教士、會士或教友們,兼領聖體聖血;比如:准許領受聖秩者在其接受聖事的彌撒內、會士在其發聖願的彌撒內,新教友在緊隨洗禮的彌撒內,領受聖體聖血。」(禮儀憲章55)

以上文字令我想起我們時常討論甚至爭拗的這些有關事情。我們時常討論禮儀,特別是聖事,是恩寵的盛器,天主傾注恩寵的爵杯。無論我們拿取哪一隻杯爵,我們都可以獲得恩寵。關於聖體,偶爾我們說:若耶穌整個臨在於餅酒形象中(這是真的,並是天主教的教義),為何要兼領聖體聖血,不是只領聖體便足夠了罷!這推理是絕對有漏洞的。基督的所有聖事都是標記,這些標記顯示隱藏在它們內的恩寵。這些標記越明確,參與者便能更投入及領受更豐富的恩寵。二零零二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布的《彌撒經書總論》在此論題上提供非常清楚的解釋,並強調聖體這標記的意義,讓信友更能參與基督的奧跡。《彌撒經書總論》提出非常實際的結論:

「兼領聖體聖血,能更明確表達領受共融的聖事之意義。因為,依此方式,『感恩祭宴』的標記才能更完美地顯示出來,而吾主以其聖血訂立『新而永久之盟約』的旨意,也更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感恩祭宴與在天父國內之末世聖筵間的關係,也更為明顯。」(彌撒經書總論281)

根據這些神學原則,梵二敞開門戶,讓教友可兼領聖體聖血。若以是否合法來解釋《禮儀憲章》所論及梵二准許兼領聖體聖血這決定是絕對不恰當的。《禮儀憲章》第五十五條列出「比如」,而《彌撒經書總論》列出更多的可能性:「教區主教可為自己教區,訂定有關兼領聖體聖血的規則,在修會的聖堂和小團體的彌撒中,也應遵守。教區主教也能授權給予專責司鐸,為他受託管之團體,在他認為合宜的情況下,讓信友兼領聖體聖血,惟信友應受到充分的教導,又沒有褻瀆聖事的危險,而且兼領聖體聖血,不是在人數眾多,或因其他理由,而難以進行的情況下為之。」(彌撒經書總論283)

(待續.系列之八)

(原載公教報2011年7月10日)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四)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四)    恩保德

(iii) 在禮儀中,天主完全地受光榮,而我們亦得以聖化。(禮儀憲章7)

禮儀不單是我們對天主的敬禮,更主要是天主對我們的行動。藉著耶穌基督,天主救贖我們、聖化我們、向我們說話,使我們能敬拜祂。在感恩經第二式,神父代表眾信友,以下的經文感謝天主:上主,因此我們紀念基督的聖死與復活,向你奉獻生命之糧、救恩之杯,感謝你使我們得在你台前,侍奉你。

在我們還未站在天主的祭台前,天主便已使我們堪當侍奉祂。

我們能聖化自己是天主極大的光榮。「崇拜」(cult)或「敬禮」(worship)都不是適當用以表達「基督徒敬禮」(Christian worship)本質的用詞,這兩個詞語只能描繪出人對天主尊敬的行為。可是,「禮儀」(Liturgy)則能恰當地形容「基督徒敬禮」的兩個對流面:天主對人,以及人對天主的兩個相對互流的層面。「Liturgy」源自一希臘文「leitourgia」,意思是「人的工作」,可能是「為人所做的工作」及「人所做的工作」;指的既是天主聖化人的工程,同時也是人敬拜天主的行動。基督徒禮儀傳達出耶穌救贖工程內對話的特質:在耶穌內,天主對我們說話,祂先愛了我們;同時,我們在耶穌內與天主對話,天主使我們有能力去愛祂。在彌撒中的聖道禮是最佳的例子;聖道禮建構出這些對話的形式。藉著「讀經」,信眾再次經歷在漫長的救恩史中天主和祂子民的對話。天主透過第一篇讀經對信眾說話,而信眾則藉著答唱詠作出回應;在宣讀第二篇讀經後,信眾以亞肋路亞回應,同時亦以此迎接福音。耶穌的聖言透過福音的誦讀和講道向信眾宣告出來;信眾即以信經和信友禱文回答主的話語。

在彌撒中,我們以積極和有意識的態度參與這在耶穌內跟天主的對話,還是被動的聽聽讀經和道理,效果是大有分別的。彌撒是美麗且深入的靈修經驗,是在聖神的推動和在耶穌的帶領下與天主結合的神妙旅程。

這經驗可以戲劇性地轉化成為一種個人似有非有的「神聖」感受,或是一小時的沉悶課堂。梵二的禮儀革新旨在防範這兩種極端。為了解這些改革,我們必須首先明瞭某些神學原則,這些原則曾啟迪參與梵二的教長們,使他們能立下如此挑戰性的決定。僅是執行新禮儀書所提出的新禮節和新禮規簡直是微不足道和表面的工作。平信徒的禮儀培育是必要的。梵二申明:「這種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在整頓培養禮儀時,是必須極端注重的,因為禮儀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所以,牧靈者在其全部牧靈活動中,必須以適當的教育方法,用心去追求。可是,除非牧靈者本身先受到禮儀精神與活力的薰陶,並變成禮儀教師,則無法達成此目的;是以,必須設法使聖職人員先受到禮儀訓練。為此,大公會議遂議決下列各項規定……」(禮儀憲章14)

(待續.系列之七)

(原載公教報2011年7月3日)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三)

憶念梵二:禮儀是甚麼?(三)     恩保德

(ii) 禮儀是耶穌基督司祭職務的施行

剛談過耶穌臨在於禮儀中的各種方式後,《禮儀憲章》第七條進而描述基督徒禮儀:

「因此,禮儀實應視為耶穌基督司祭職務的施行。在禮儀中,藉著有形可見的標記,且按每一標記專有的方式,表示並實現人的聖化;同時,在禮儀中,也是耶穌基督的奧體,包括元首及其肢體,實行完整的公開敬禮。所以,一切禮儀慶典,由於是基督司祭及其身體--教會的工程,當然是最卓越的神聖行動,教會的任何其他行動,都不能以同樣的等級和名義跟禮儀的效能相比。」(禮儀憲章7)

梵二的以上描述並無意為禮儀下教義式的定義(此並非其意願),只是為基督徒禮儀的本質作一正確的描繪。

禮儀乃一「席位」,讓耶穌在那裏延續施行祂司祭的職務,直至世界的終結。耶穌以司祭的身份臨在於禮儀中。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司祭,祂以自己作為「祭品」奉獻給天主。耶穌既是司祭,也是祭品。在禮儀中,耶穌永為司祭,祂為我們每一個人的這祭獻,讓我們參與其中,亦讓我們自由地接受,及活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並向其他人宣講。耶穌基督也是唯一的聖殿,讓我們聚集在祂內祈禱及與祂一起奉獻自己。耶穌是唯一的司祭、唯一的祭品及唯一的聖殿。祂是司祭,也是中保:天主與人之間的大使。不過,在禮儀中,耶穌不是獨自的。

「基督為完成光榮天主和聖化人類的偉大工程,無時不與教會結合,因為教會是基督至愛的淨配,呼喚祂為自己的主,並通過祂向永生之父呈奉敬禮。」(禮儀憲章7)

禮儀是耶穌基督的奧體,包括元首(耶穌基督)及其肢體(教會)的工作。耶穌是唯一的司祭,祂與祂的整個身體分享祂的司祭職。在洗禮時,作為耶穌身體的我們,領受了我們的權利和義務,聯同耶穌獨一無二的祭獻,奉獻我們自己,使之成為耶穌基督奧體(耶穌及其子民)的生活祭獻,以救贖普世。

「基督信眾藉聖洗而獲得的權利和義務,他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獲救的民族』。」(伯前2:9,參閱伯前2:4-5)(禮儀憲章14)

特別在特倫多大公會議後,受洗信徒所領受的普通司祭職成了天主教會內的忌諱。基督教各教會常以此作為他們的旗號,大加鼓吹廢除聖統制下受祝聖的司祭職,包括主教、司鐸及執事。禮儀運動強烈指出:經歷四百年後,基督教各教會之間的關係及歷史背景各有不同,而天主教會必須恢復天主啟示的此一真理(普通司祭職),此舉對培育健康的天主教平信徒是相當重要的。

梵二接受此觀點。受洗信徒的普通司祭職在《禮儀憲章》中早已提及,但仍未完全發展。《教會憲章》延續這工作,並清楚指出:

「主基督,這位由人間選拔的大司祭,把新的民族組成『一個事奉天父的司祭之國』。因為,領洗的人因著重生及聖神的傅油,都被祝聖為精神的聖殿及神聖的司祭……所以,全體基督信徒,要恆心祈禱,同聲讚美天主,把自己奉獻為神聖的、悅樂天主的活祭品……教友們的這項普通司祭職與公務司祭職,或聖統司祭職,雖不僅是程度的差別,而且有實質的分別,可是彼此有連帶的關係;兩者各按其自己的方式都分享基督唯一的司祭職。公務司祭以其所有的神權,培養管理有司祭職務的民眾,代替基督舉行聖體祭,以全體民眾的名義奉獻給天主;教友們則藉其王家司祭的職位,協同奉獻聖體祭,在恭領聖事時,在祈禱感謝時,以聖善生活的見證,以刻苦和愛德的行動,來實行他們的司祭職務。」(教會憲章10)

我相信作為司鐸的我們必須樂意向所有的受洗信徒教導此一重要真理,好讓他們能積極並主動參與禮儀:

「不要像局外的啞吧觀眾,而是要他們藉著禮節和經文,深深體會奧蹟,有意識地、虔誠地、主動地參與神聖活動,接受天主聖言的教訓,領受吾主聖體餐桌的滋養,感謝天主,向天主奉獻無瑕的祭品,不僅藉司鐸的手,而且學習同司鐸一起,奉獻自已,一日復一日的,通過基督中保,與天主及弟兄彼此之間,融化為一,終使天主成為萬物中的萬有。」(禮儀憲章48)

天主教會就受洗信徒普通司祭職的訓導,澄清公務司祭職的目的在服務受洗信徒的普通司祭職。

(待續.系列之六)

(原載公教報2011年6月26日)